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8
    +0.0010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日圓

    0.0497
    -0.0004 (-0.74%)
     
  • 歐元

    8.4010
    +0.0028 (+0.03%)
     
  • 英鎊

    9.793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3.95
    +0.38 (+0.45%)
     
  • 金價

    2,358.90
    +16.40 (+0.70%)
     
  • Bitcoin

    64,223.77
    +642.11 (+1.01%)
     
  • CMC Crypto 200

    1,388.70
    -7.83 (-0.56%)
     

楊聖武創立Prenetics四出籌資 借鄭志剛殼股美上市

楊聖武(左)於其個人社交媒體展示與鄭志剛(右)的合照,及披露Prenetics進駐新世界旗下北角K11 ATELIER King’s Road商業樓面。
楊聖武(左)於其個人社交媒體展示與鄭志剛(右)的合照,及披露Prenetics進駐新世界旗下北角K11 ATELIER King’s Road商業樓面。

正當美國加強規管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香港生物技術公司Prenetics擬與鄭志剛旗下美國SPAC公司合併「借殼」在美國上市。倘落實,或成首家上市估值逾10億美元的港產獨角獸企業,故事似是動聽,但市場人士指,在美國SPAC市場監管風潮之際上市極難獲好評,更何況Prenetics從事的行業競爭激烈,據報圖以逾百億元高估值上市是過分樂觀,整個「借殼」上市計劃構成相當程度的投資風險,相信難獲投資者支持!

Prenetics是香港一家專注基因測試及數碼保健的科創企業,由前團購網站uBuyiBuy(2010年底獲Groupon收購)創始人楊聖武(Danny Yeung)於2014年成立。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Prenetics旗下CircleDNA於同年6月推出新冠病毒測試業務。雖然Prenetics獲港府委任參與進行檢測工作,但曾被指涉嫌違規,在未有註冊醫生諮詢或轉介下為市民進行檢測,也曾因為檢測逾期未得出結果而收到醫管局警告信。

估值過高 引資遇冷待

據悉,楊氏雖然曾先後就Prenetics引資與不同財團進行業務推介及洽談,但因估值過高,且市場競爭激烈,盈利前景未明而遭到拒絕,故轉移尋求到美國以SPAC方式上市集資。外媒報道,Prenetics擬藉鄭志剛旗下今年5月中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以SPAC形式上市的公司Artisan Acquisition合併,「借殼」在美國上市,合併計劃估值高達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擬於年底前完成交易。

恐高估收入 欠吸引力

然而,Prenetics本身的技術並不新穎,且缺乏獨特性,加上美國加強規管令SPAC市場氣氛逆轉,故合併消息傳出後,Artisan股價依舊「潛水」(低於招股價10美元)。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Prenetics預計今年的收入將超過兩億美元,按年大增400%;2025年度收入更將增至6億美元。消息又指出,受到若干因素左右,包括Prenetics現有股東將在Artisan持股量等,傳聞中約13億美元的公司估值水平仍未完全定案。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儘管Prenetics是港府委託3家在港檢測化驗所之一,但其實相關檢測並非甚麼創新科技;而隨着新檢測技術出現及更多新競爭者加入,檢測成本勢降,競爭必令利潤率受壓。可見,Prenetics的收入預測明顯過分樂觀,估值逾100億元的「天價」,甚至較內地具領導地位的檢測公司上市估值還要高,風險與回報不相稱,料欠缺吸引力。

事實上,市場人士又指,Prenetics預計今年的收入將逾兩億美元,有過於進取之嫌。管理層對本身業務作出短期展望是有需要,但當作中長期的業務預測,在創新科技日新月異的世界,專業投資者僅會用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