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6 小時 7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30.39
    +514.84 (+2.87%)
     
  • 國指

    6,587.77
    +219.67 (+3.45%)
     
  • 上證綜指

    3,018.05
    -12.20 (-0.40%)
     
  • 道指

    38,834.86
    +56.76 (+0.15%)
     
  • 標普 500

    5,487.03
    +13.80 (+0.25%)
     
  • 納指

    17,862.23
    +5.21 (+0.03%)
     
  • Vix指數

    12.48
    +0.18 (+1.46%)
     
  • 富時100

    8,205.11
    +13.82 (+0.17%)
     
  • 紐約期油

    81.47
    -0.10 (-0.12%)
     
  • 金價

    2,342.70
    -4.20 (-0.18%)
     
  • 美元

    7.8063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91
    +0.0004 (+0.04%)
     
  • 日圓

    0.0492
    -0.0001 (-0.10%)
     
  • 歐元

    8.3865
    +0.0030 (+0.04%)
     
  • Bitcoin

    64,842.58
    +428.82 (+0.67%)
     
  • CMC Crypto 200

    1,383.09
    +45.34 (+3.39%)
     

環境部長彭啟明拋碳費、空品、環評新政3箭 公務行程全透明

明天將至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報告,環境部長彭啓明今 (21)日首次與媒體見面談環境業務展望,提出「精進環評審查」、「加速碳費徵收」、「務實改善空品」三支箭,並創環境部首例於官網「公開首長行程」。他強調自己是「中央部會的永續長」,將會有更多與其他部會的並肩合作,包括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一起召開記者會的「雙彭會」亦指日可待。碳費審議會召集人次長施文真則說明,目前正在進行各種費率的經濟衝擊評估,預計在六月底、七月初再次召開討論。

碳費是減量誘因而非財政工具

彭啓明指出,總統賴清德所提出的「綠色成長戰略」,強調臺灣要綠色也要經濟成長,而經濟要成長前提為明訂碳定價,以形塑淨零路徑,指引企業發展方向。綠色成長戰略包括「綠色金融」、「淨零科技」、「綠色數位雙軸轉型」、「綠色醫療」、「能源轉型」與「增加碳匯」,他強調這些政策都需跨部會合作,未來將有許多以「雙部長」形式共同宣布政策,為是彰顯氣候淨零轉型過程不僅留意環境保護,也重視企業公平與社會包容,才是真正的永續。

「我是中央部會的永續長,每個企業的永續長也都是各自的環境部長。」彭啓明以出身產業界的視角看待自身角色,他強調許多環境政策的推動不能只靠環境部,未來會更強化與其他部會的並肩合作,包括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一起召開記者會的「雙彭會」亦指日可待。

加速進行法制作業

彭啓明直言感受各方關切:「何時開始收碳費?」環境部依已依法於 4 月 29 日預告「碳費收費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及「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三項草案,預計 8 月底前完成 3 項子法的發布,讓碳費徵收對象能及早規劃減碳措施與至 2030 年的減碳路徑,並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申請適用優惠費率。

廣告

施文真則說明,目前正在進行各種費率的經濟衝擊評估,預計在六月底、七月初再次召開討論。

空氣品質標準再檢討 朝世衛組織目標邁進

「我們會設法像擰毛巾的再擰出一點進步的可能。」面對疫情後空污略差於疫情期間,彭啓明以細懸浮微粒 (PM2.5) 為例,全國年平均值已由 105 年 20 µg/m3,下降至 112 年 13.7 µg/m3,改善率達 32%,其實已達到空污防制第二期方案 (113-116 年) 的目標平均 13 µg/m3,第三期方案的目標則是平均 12 µg/m3,但他仍進一步要求環境部同仁,「有沒有可能再降到 12?或是 10?」

彭啟明強調,將持續地加嚴空氣品質標準,自 113 年 4 月 29 日預告修訂加嚴空氣品質標準,也收到各界要求空氣品質標準再加嚴的意見,已著手檢討如何分階段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空氣品質,同時綜合各項影響因子納入後續修訂參考,逐步邁進。

持續執行環評審查精進措施離岸風電快篩劑

近期第三階段離岸風電環評審查常有風場重疊問題,同一風場場址有多家不同開發單位爭取,分別環評審查,導致不同開發單位重複進行環境現況調查,最後只有一家開發單位可取得核配容量進行開發,造成行政資源浪費。為此環境部已於 113 年初與經濟部溝通,提出兩階段初審新措施,並納入對環保及監測更高標準之檢核表。

第一階段初審由環境部依檢核表所列項目進行檢核,符合規定者,可取得環境部初審建議通過函,開發單位即可參與經濟部之遴選,取得核配容量後,再送至環境部辦理第二階段實質審查,因此,一個風場只會有一家開發單位需進行實質審查,大幅簡化,好比快篩劑,又能兼顧綠能開發及環境保護。

研議增聘專家學者參與四接審查,尋求共識

關於協和電廠四接的議題,環境部表示,目前台電公司申請展延至 113 年 7 月 31 日。將待台電補齊資料,再召開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來審查。

針對各界關注之議題,包含「海洋生態」、「操船安全」及「港埠營運」等,將研議邀請經濟部或開發單位、公民團體各推薦上述領域專家學者各 1 人(共 6 人)擔任專案小組初審之專家學者,尋求共識。為落實公民參與,支持或反對之民眾、團體,均可報名旁聽初審會議及陳述意見。

6 月預告太陽光電應環評標準,針對環境敏感區位及設置規模進行檢討修正

環境部表示,考量位於「特定敏感區位」或「大規模」設置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已於國內引起高度爭議,目前研議修正太陽光電之環評認定標準,除現有規定位於重要濕地者應辦理環評外,擬再增加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等敏感區位,及在山坡地設置一定規模以上(面積、裝置容量)之應實施環評規定。環境部預定 6 月底前預告修正草案,12 月底前發布。

彭啓明指出,環境部下半年將展開環評制度總體檢,目標要讓環評案在 6 個月至 1 年內完成審查,他強調,其實除了少數爭議較大的案件,目前環評案件已是 9 成以上能在 1 年內完成。

落實開放政府 - 首創公開行程環長

彭啓明強調自身過去是 Open Data 聯盟會長,非常重視開放政府的議題,主張政府應以開放資料格式方式公開資訊供民間運用與創意加值。他預告未來會從環境部做起,進行更多的開放政府作為。未來不僅會揭露部長與次長的公務行程資訊,在前一日公開至官網,更會將每一場拜會的內容作摘要,供國民檢視,以回應民間開放政府的訴求。

更多鉅亨報導
氣象專家彭啟明接環境部長 邱泰源接衛福部長 何佩珊掌勞動部
準環長彭啟明強調數位及綠色雙軸轉型 接受減碳淨零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