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2 小時 9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Vix指數

    12.24
    -0.31 (-2.47%)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87
    +0.13 (+0.16%)
     
  • 金價

    2,337.30
    +0.70 (+0.03%)
     
  • 美元

    7.8086
    -0.0002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0 (0.00%)
     
  • 日圓

    0.0483
    +0.0000 (+0.02%)
     
  • 歐元

    8.3596
    +0.0017 (+0.02%)
     
  • Bitcoin

    61,563.64
    +702.59 (+1.15%)
     
  • CMC Crypto 200

    1,284.20
    +18.06 (+1.43%)
     

盤點內地過往救市效果

中央自2008年至今,不時推出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救市措施。
中央自2008年至今,不時推出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救市措施。 (Waldemarus via Getty Images)

自金融海嘯爆發至今,中央進行多次救市,但在股市發揮的效果,似乎每況愈下,下文將會盤點2008年至今的主要救市措施。另外,將進一步盤點受惠今次救市的贏家名單,當然今次救市的輸家名單也不會遺漏。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救市反彈力度愈來愈低

救市長遠效果差,但不代表不可以短炒。事實上,任何突發性國策出台均可在幾天內造成急升,猶如脈博微弱的病人的心電圖,突然出現跳躍般。如果能夠把握到相關板塊股份,投資者一樣能夠賺到快錢。

中央自2008年至今,不時推出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救市措施。2008年中央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救市計劃,投資者仍然記憶猶新。2008年11月9日,中央公布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措施。由當時至2010年年底,累計投資達4萬億元人民幣,主要政策包括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推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鐵路、公路及機場建設。由中央公布救市措施前,恒生指數曾低見10,676點,但2010年12月恒指逼近25,000點。內地救市觸發反彈幅度之勁,實在超出投資者想像。

2008年11月9日,中央公布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措施,主要政策包括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推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鐵路、公路及機場建設。
2008年11月9日,中央公布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措施,主要政策包括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推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鐵路、公路及機場建設。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由於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及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措施進入消化期,中央在2014年起再實行救市措施。例如2014年下半年開始降准減息,降低首期比例。基建方面採用公私合營模式;又對汽車實行購置稅減免及保持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這些措施扭轉房地產投資頹勢,汽車產銷回升,基建投資又維持高位。不過,恒生指數由2014年年中的23,190點,反彈了最多28,588點就告結束。

廣告

由此可見,內地救市政策效果一次比一次差。投資者應對這些內地救市政策,應採取野貓式突擊的短炒策略。

民企內房股看高一線

《彭博》報道,內地正在制定多項新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如監管部門正在考慮降低大城市部分非核心街區首期比例、降低代理交易佣金,並在國務院的指導下進一步放寬住宅購買限制。所以內房股應該為是次救市措施的贏家。

內地正在制定多項新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所以內房股應該為是次救市措施的贏家。
內地正在制定多項新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所以內房股應該為是次救市措施的贏家。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如果中央真的放寬對樓市調控措施,那麼投資者應該富貴險中求,買入民企背景的內房股。這些內房股向來受打壓,未來反彈力度也是最大。當中以碧桂園(2007.HK)及龍湖集團(0960.HK)可以看高一線。

當然現時中央打算降低首期,買樓人士更易上車,但是銀行作為按揭貸款的提供者將會承受更大的風險。故內銀股將會成為今次救市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