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03.04
    +323.43 (+1.79%)
     
  • 國指

    6,531.99
    +139.41 (+2.18%)
     
  • 上證綜指

    3,078.49
    -8.32 (-0.27%)
     
  • 道指

    38,554.35
    -131.97 (-0.34%)
     
  • 標普 500

    5,280.82
    +3.31 (+0.06%)
     
  • 納指

    16,824.71
    +89.70 (+0.54%)
     
  • Vix指數

    13.11
    +0.19 (+1.47%)
     
  • 富時100

    8,284.01
    +8.63 (+0.10%)
     
  • 紐約期油

    74.40
    -2.59 (-3.36%)
     
  • 金價

    2,361.10
    +15.30 (+0.65%)
     
  • 美元

    7.8200
    +0.0013 (+0.02%)
     
  • 人民幣

    0.9256
    -0.0001 (-0.01%)
     
  • 日圓

    0.0498
    +0.0004 (+0.75%)
     
  • 歐元

    8.5055
    +0.0249 (+0.29%)
     
  • Bitcoin

    69,128.62
    +922.05 (+1.35%)
     
  • CMC Crypto 200

    1,498.41
    +30.48 (+2.08%)
     

網紅大米銷售強勁 十月稻田借港交所收割

這家由一對東北夫妻創辦的大米企業,靠電商平台開拓成功之路

重點︰

  • 被稱為「網紅大米」的十月稻田,過去三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四成

  • 經過今年初完成的C輪融資,該公司引入中東阿布扎比政府資金,令估值增至126億元

裴梓龍

中國長青電視劇《鄉村愛情》作為膾炙人口的國民喜劇,以中國東北鄉村生活為背景,道出鄰居們嘈嘈鬧鬧、親如一家的鄉間生活。兩年前,一家來自東北的大米企業,推出與《鄉村愛情》聯名的系列產品,在京東(JD.US; 9618.HK)與阿里巴巴(BABA.US;9988.HK)旗下的電商平台銷售,配合一系列創意視頻、搞笑海報及卡通漫畫形式的《鄉村愛情小劇場》,成功引爆網民熱議,刺激銷售激增,成為中國米業一時佳話。

這家顛覆中國大米銷售渠道的東北米商,是在3月最後一天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文件的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據傳媒引述市場消息報道,它計劃集資最多3億美元(20.6億元),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與中信建投國際。

大米作為中國人的主要食糧,以往的銷售渠道都是靠農產品批發、商業超市或小店零售,市場一直都由北大荒、福臨門及華潤五豐等主要品牌佔據。2005年,一對東北夫妻王兵和趙文君投身大米行業,開展原糧貿易業務,花了6年時間打拼,終於成功開拓屬於自己的市場。

2011年,王兵和趙文君創立「十月稻田」及「柴火大院」品牌,同時扭轉大米只在線下售賣的概念。該公司首先與京東合作,通過電商平台銷售產品,兩年後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進一步拓展營銷渠道。2018年,該公司成立高檔大米品牌「福享人家」,聚焦中高消費家庭客戶,搶奪更多市場份額。

三年內營收倍增

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以收入計算,十月稻田在2019至2022年一直是中國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行業綜合性電商平台中,銷售規模最大的公司。2022年,其市場份額達到14.2%,是排名第二位同業的2.7倍。

廣告

過去三年,十月稻田的營收穩步增長,從23億元水平倍增至45億元以上,年複合增長率達39.6%,當中大米產品的收入佔約80%左右,其次是雜糧、豆類及其他產品,去年佔總收入11.5%,至於乾貨及其他產品則佔8.6%。

電商平台是十月稻田的主要銷售渠道,該公司過去三年分別與24家、27家及29家電商合作,由該平台貢獻的收入也從15.9億元增至26.6億元,佔總收入近六成。

除了電商平台外,該公司的銷售在2016年快速向線下滲透,建立「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其中網上自營店去年收入達4.9億元,雖然按年下跌7.4%,但現代商超渠道的收入比2021年大增72.3%,佔總收入比例達15.4%,並躍身為中國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行業現代商超渠道收入排名第四的公司。

在傳統糧食行業中,十月稻田的增長速度令人咋舌,但其盈利表現卻較為飄忽。該公司在2020年獲利約1,400萬元後,翌年轉盈為虧1.73億元,到了去年,虧損額更大增至5.64億元。公司解釋,主要是因為銷售及經銷開支增加,以及行政開支大升所致。

為增加銷售收益,公司去年與超過3,500名網紅合作,令銷售及經銷開支按年大增四成至3.15億元;另外,由於向僱員提供總值6.91億元的股份獎勵計畫,去年的行政開支更大增兩倍至8.58億元,成為虧損飆升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撇除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的帳面值變動與股份支付成本,該公司過去三年的經調整利潤分別為2.2億元、2.6億元與3.6億元。

獲中東資金垂青

對比科網、人工智能與生物科技等企業,大米乾糧這種傳統行業欠缺爆炸性增長潛力,可能不符合投資者口味,但由於十月稻田倚賴互聯網銷售,結合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新零售模式,吸引不少資本垂青。

該公司2020年9月的A輪融資,先獲啟承資本投入3億元支持;不到1年後再完成14.5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者除了啟承資本外,還有中國知名風投紅杉資本、雲鋒基金與CMC資本等。今年初,該公司的C輪融資更獲得中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扎比政府旗下MIC Capital,合共以3.7億元認購2.96%股權,令估值高達126億元。

參考同樣來自東北、從事農產品銷售並在內地A股上市的北大荒(600598.SH),最新市銷率約5.6倍,以十月稻田去年營收45.3億元計算,估計上市市值達254億元,與北大荒的237億元市值接近。

值得留意的是,為了吸引零售投資者,十月稻田在招股文件中提及未來的派息政策,聲稱每年宣派及支付可供分派利潤20%作為股息。不過,公司在上市前已率先回饋股東,首先2020年派發了5,000萬元股息,暫停一年後,去年再派發兩億元,因此年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餘1.2億元。

從線上走到線下,把傳統大米乾糧用網絡重新包裝,王兵和趙文君由一家小小的大米批發商,發展到與行業巨頭分庭抗禮,並走到港交所門前靜待上市。十月稻田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並非身處熱門行業,只要願意創新及專注經營,同樣可以突圍而出。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