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63.03
    +16.12 (+0.09%)
     
  • 國指

    6,273.75
    -9.11 (-0.14%)
     
  • 上證綜指

    3,104.82
    -8.22 (-0.26%)
     
  • 滬深300

    3,604.39
    -19.52 (-0.54%)
     
  • 美元

    7.8240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49
    -0.0003 (-0.03%)
     
  • 道指

    37,904.79
    +88.87 (+0.24%)
     
  • 標普 500

    5,029.60
    -6.09 (-0.12%)
     
  • 納指

    15,634.26
    -23.56 (-0.15%)
     
  • 日圓

    0.0494
    +0.0000 (+0.04%)
     
  • 歐元

    8.3549
    +0.0098 (+0.12%)
     
  • 英鎊

    9.765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0.56
    -1.37 (-1.67%)
     
  • 金價

    2,312.10
    +9.20 (+0.40%)
     
  • Bitcoin

    57,532.79
    -3,689.12 (-6.03%)
     
  • CMC Crypto 200

    1,201.46
    -137.60 (-10.27%)
     

美股火熱引發泡沫擔憂 但多項指標顯示股市並未進入投機癲狂模式

【彭博】-- 美國股市2024年伊始的火熱漲勢引發不安情緒,不禁讓人將之與過去的興衰周期相比較,圍繞市場過熱風險的討論甚囂塵上。

眼下要懷疑美股是否以不可持續的速度上漲,有充分的理由: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已有16次收於紀錄高位,約占所有交易日的三分之一;人工智能大熱個股輝達已暴漲近80%,市值增加約1萬億美元,儘管上周五與其他科技股一道下跌;投機領域,例如比特幣大幅飆升。

然而,也有跡象表明這種漲勢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經濟韌性和企業盈利強勁的基礎上,而且並沒有演變成投機狂潮。

「科技七巨頭」中也有幾支股票表現不佳,這表明投資者並不是毫無顧忌地把錢砸到市場裡。市場對最近首次公開募股(IPO)交易的反應平淡,也支持了這一觀點。更重要的是,標普500相等權重指數剛剛創下歷史新高,表明漲勢正在擴大。該基準指數最大幾只成份股的估值遠低於之前市場周期頂峰時領跑者所處的水平。

花旗集團的Scott Chronert指出,「科技七巨頭」對標普500指數收益的貢獻約為20%,基本印證了它們的市值權重約為該指數的三分之一。

Chronert說,此前的周期中有一個前提是試圖建立互聯網基礎設施,就像現在我們正在建立人工智能一樣,但眼下公司收入性質以及支持收入的現金流明顯不同。

以下圖表可能打消市場對泡沫形成的擔憂:

科技巨頭差異化

「科技七巨頭」 —— 蘋果公司、Alphabet Inc、亞馬遜、Meta Platforms Inc.、微軟公司、輝達和特斯拉公司 —— 去年大部分時間走勢一致,推動市場上漲,直到最近成為標普500指數中的巨擘。

廣告

投資者對這些股票的追捧喚起人們對互聯網泡沫時代類似投機熱潮的記憶。

然而,這七家公司的走勢在2024年出現了分化,投資者對幾家公司的前景感到不滿,表明這些公司的泡沫可能已經消失。

蘋果今年以來下跌,部分原因是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引發擔憂。該公司去年12月曾創下收盤紀錄,之後回落。隨著汽車需求下降,特斯拉的股價表現更糟,市值已不及禮來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也下跌。

更多參與者

有人擔心只是少數幾家股票為牛市提供動力,但有一點可以反駁這種擔憂,那就是這波漲勢顯露出的跡象表明上漲並不僅僅局限於科技股。

標普500相等權重指數上周創下收盤紀錄,為兩年來首次。該指數給每只成份股均等權重,而不是按市值分配權重。

彭博行業研究策略師Gina Martin Adams和Gillian Wolff匯編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裡處於歷史高位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比例有所上升,達到2022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他們在報告中表示,即便如此,處於紀錄高位的個股也不到三分之一,牛市再增參與力量的空間還有很大。

策略師們寫道,相比之下,2000年初科技泡沫即將破滅時,處於歷史高位的股票所占比例是下降的,從1997年一度達到的60%左右,到世紀之交時已下降至20%。

IPO低迷

投資者對新上市公司的興趣有限,這是又一個指標表明市場人氣低於以往泡沫時期前後市場反映出來的那種興奮程度。

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1999年,籌資規模超過1億美元的美國IPO中,大約有42%的新股在上市首日收盤時暴漲50%或更多。而2024年,只有一只股票達到了這個標準 —— CG Oncology Inc。

美國IPO市場在1999年籌資規模約達890億美元。雖然市場在2021年創下紀錄,但此後碰壁。今年以來美國市場共有36宗IPO交易,融資規模72億美元。2021年,大約有1,000筆交易,融資規模約3,000億美元。

估值比較

一些科技巨頭的強勁利潤也拉低了天價估值。它們雖然仍相對較高,但還是遠低於過去的峰值。

以「科技七巨頭」為例,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這些股票接近2015年以來的平均本益比水平。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顯示,以目前標普500指數中最大的五只股票為例,它們的本益比還不到2000年初頭部個股 —— 英特爾、思科、微軟和戴爾 —— 相應指標的一半水平。

原文標題Bubble Angst Belied by Big-Tech Weaklings, Broader S&P 500 Gains

--聯合報導 Elena Popina、Jess Menton、Bailey Lipschultz.

(新增後兩個小標題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