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403.04
    +323.43 (+1.79%)
     
  • 國指

    6,531.99
    +139.41 (+2.18%)
     
  • 上證綜指

    3,078.49
    -8.32 (-0.27%)
     
  • 道指

    38,571.03
    -115.29 (-0.30%)
     
  • 標普 500

    5,283.40
    +5.89 (+0.11%)
     
  • 納指

    16,828.67
    +93.65 (+0.56%)
     
  • Vix指數

    13.11
    +0.19 (+1.47%)
     
  • 富時100

    8,262.75
    -12.63 (-0.15%)
     
  • 紐約期油

    74.02
    -0.20 (-0.27%)
     
  • 金價

    2,371.40
    +2.10 (+0.09%)
     
  • 美元

    7.8193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56
    0.0000 (0.00%)
     
  • 日圓

    0.0498
    -0.0000 (-0.04%)
     
  • 歐元

    8.5349
    +0.0117 (+0.14%)
     
  • Bitcoin

    68,937.04
    +1,272.34 (+1.88%)
     
  • CMC Crypto 200

    1,440.24
    -27.69 (-1.89%)
     

聖誕鐘買滙豐助投資建功?

滙控料將側重亞洲市場,以提升回報。
滙控料將側重亞洲市場,以提升回報。

過去恒生指數成分股數目未如現今般多,且沒有一大批中資巨無霸股份,類似滙豐控股(00005)的重磅外資金融股就成為股市風向儀,加上昔日有「大笨象」之稱的滙控有高息的特色,故備受基金經理與散戶注目。至於股市有「聖誕鐘,買滙豐」的傳說,所指是踏入12月,意味聖誕節漸近,正是買滙控股份,短線例如在1月沽出有一定勝算云云,部分原因相信與當年基金粉飾窗櫥效應有關。到底這個說法,今年又能否奏效?

事實上,年尾一般是商務旺季,也是銀行放貸的高峰期,加上過去滙控派息正常之時,末季息一般是最可觀,故過去確曾在年尾時分,吸引散戶或基金經理等入市,長揸短炒各取所需,博財息兼收。

不過,近10年這個交易滙控股份的做法並非年年奏效,有3大理由。其一,乃大量大型中資股在港上市,攤薄滙控在恒指成分比重,論指數權重影響,滙控不再是「單天保至尊」的理想選擇,難以左右恒指或相關期貨走向,粉飾窗櫥的作用大減。

其次,近年滙控一度因為英國當局要求而停發股息,高息股不派息,令其收息股形象大打折扣,所謂「一朝被蛇咬,10年怕草繩」,要挽回長情股東尤其是香港小股東的信心,且需時日。

其三,目前整體港股仍然處於估值偏低水平,大量優質股跌得極殘,基金短炒內地重啟和兩地通關概念博反彈,有更具流動性和值博之選,在這時自然未必選擇滙控。

側重亞洲或降歐美損失

回顧過去10年,12月中買滙控,持有一個月沽出的回報率,有7年錄得回報,介乎0.31至22.36%;另有3年錄虧損,介乎0.33至6.66%,而最新兩年都錄盈利。當然,過去表現不等於未來表現,投資沒有一本通書能看到老。觀乎今年,若再次錄得回報,相信與美國聯儲局再度加息,港銀跟隨,利好銀行淨息差收入,以及內地持續放寬防疫,刺激經濟,資金追捧傳統經濟炒作復甦概念股有關。

當然,有利好因素,也不要忘卻風險因素。如今滙控正面臨中資大股東中國平安(02318)要求分拆亞洲業務的壓力,最新宣布出售加拿大業務套現百億美元,又關閉英國逾百分行並裁近百人,相信會繼續重新組合全球資本業務分布,並側重亞洲市場,包括在新加坡開設新辦公室,建立國際企業和財富銀行,擴展亞洲以外的亞洲業務,期望能提升回報前景,以回應大股東的訴求。說不定側重亞洲的發展策略,能讓滙控減少在明年歐美經濟衰退下的業務損失。

售加國業務 憧憬增派息

此外,市場關注滙控會否將出售加拿大業務的收益用作增派股息。另一方面,與全球各大金融機構類似,該行亦傳出加大削減開支的力度,包括擬全球裁減逾200名營運經理,並加大開源力度,包括計劃於內地加快擴張私人銀行業務。旗下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季內在成都和杭州開展業務,乃首次打入內地西南地區,並擴張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業務,且看能否食正明年內地全面重啟經濟的商機。

延伸閱讀:專家看好中線表現 上望$52

部分券商對滙控評級
部分券商對滙控評級

  

過去10年滙控股價表現
過去10年滙控股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