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03.04
    +323.43 (+1.79%)
     
  • 國指

    6,531.99
    +139.41 (+2.18%)
     
  • 上證綜指

    3,078.49
    -8.32 (-0.27%)
     
  • 道指

    38,618.91
    -67.41 (-0.17%)
     
  • 標普 500

    5,285.13
    +7.62 (+0.14%)
     
  • 納指

    16,822.86
    +87.84 (+0.52%)
     
  • Vix指數

    13.20
    +0.28 (+2.17%)
     
  • 富時100

    8,294.28
    +18.90 (+0.23%)
     
  • 紐約期油

    74.87
    -2.12 (-2.75%)
     
  • 金價

    2,362.30
    +16.50 (+0.70%)
     
  • 美元

    7.8192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9
    +0.0002 (+0.02%)
     
  • 日圓

    0.0498
    +0.0003 (+0.69%)
     
  • 歐元

    8.5060
    +0.0254 (+0.30%)
     
  • Bitcoin

    69,763.71
    +1,736.82 (+2.55%)
     
  • CMC Crypto 200

    1,503.67
    +35.74 (+2.43%)
     

肯德基3美元套餐、德国超市1.2美元啤酒 中国消费品牌爆发价格战

【彭博】-- 3美元的肯德基套餐,内含鸡肉三明治、薯条和汽水。德国超市1.20美元的啤酒。一家新的杂货连锁店只卖大幅打折的即将过期食品。

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消费信心逐渐减弱,在购物者能省则省下,外国和本土品牌为吸引他们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在中国的商业大街上,从服装到化妆品,充斥打折及特价品的广告,这反映出消费态度的惊人转变,零售商们仓促应对。

阿里巴巴的杂货连锁店盒马10月份宣布,下调5,000多种商品的价格。它还增加更多“盒马奥菜”门店,出售快到保质期的商品,以吸引对价格敏感的顾客。

德国连锁超市奥乐齐(Aldi)多年来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的高端连锁超市,但去年它改变策略,宣称自己是一家平价社区超市,并推出了新口号:“好品质、够低价”。

一些传统上将自己定位为中国中产阶级优质选择的品牌和公司,如今祭出低价策略。转向折扣产品,代表面对中国新的经济现实,它们的销售策略发生巨变,也为其前景带来了压力。一些不降价的公司则被售价较便宜的竞争对手赶上,例如星巴克。

Kevin Yin等摩根大通分析师写道,中国需求增长放缓源自于经济疲软、失业率恶化和消费者信心脆弱,“没有哪个参与者能幸免”。他们在周五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折扣将侵蚀利润率,直到正在升温的价格战正常化,他们也下调百胜中国的评级至中性。

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正以三年内最大幅度下降,引发人们对中国将陷入通货紧缩螺旋的疑虑。尽管世界许多地区的央行都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但中国人民银行却誓言要利用货币政策来促进物价低位回升。

廣告

逐底竞争

尚未加入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产品的较高端公司,正在承受后果。

曾佔据中国逾半咖啡市场的星巴克,去年痛失龙头宝座,瑞幸咖啡后来居上成为最大咖啡连锁店,后者一杯咖啡的售价最低仅9.9元人民币(1.39美元)。这家美国咖啡连锁店过去两个季度在中国的营收分别为8.22亿美元和8.41亿美元,瑞幸咖啡则为62亿元人民币(8.7亿美元)和72亿元人民币。

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表示,去年,随着经济面临压力,消费者信心疲软,消费品牌广泛采用低价策略。凯度消费者指数是一家追踪全中国62,000个家庭消费行为的分析公司。目前看不到尽头。他表示,通货紧缩趋势将在2024年持续。

随着消费者变得更加重视价值,百胜中国的肯德基加大了促销力度,推出了更便宜的中式汉堡,搭配薯条和软性饮料,售价低至20.9元人民币(2.90美元)。在经济增长疲软和消费者信心疲软下,百胜中国加入一些零售商(包括苹果、耐克 、海底捞和星巴克)的行列,销售预期下降或价格目标遭到下调。

摩根大通分析师写道,几乎所有餐饮品牌都在加码促销活动,以满足消费者对物有所值产品的需求。主要风险包括价格战会持续多久、需求多快才会回升以及是否会修改2024年目标。

原文标题China Price Wars Break Out Among Consumer Brands as Growth Slows

(增加小标“逐底竞争”后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