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79.61
    -150.59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24.21 (-0.78%)
     
  • 滬深300

    3,579.92
    -33.60 (-0.93%)
     
  • 美元

    7.8166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54
    +0.0008 (+0.09%)
     
  • 道指

    38,111.48
    -330.02 (-0.86%)
     
  • 標普 500

    5,235.48
    -31.47 (-0.60%)
     
  • 納指

    16,737.08
    -183.52 (-1.08%)
     
  • 日圓

    0.0496
    -0.0001 (-0.10%)
     
  • 歐元

    8.4989
    +0.0312 (+0.37%)
     
  • 英鎊

    9.9650
    +0.0150 (+0.15%)
     
  • 紐約期油

    78.21
    +0.30 (+0.39%)
     
  • 金價

    2,378.20
    +11.70 (+0.49%)
     
  • Bitcoin

    68,731.81
    +482.71 (+0.71%)
     
  • CMC Crypto 200

    1,443.39
    +14.82 (+1.04%)
     

至中分析|重振經濟谷內需|蔡志忠

自從今年4月21日放寛防疫措施以來,本港每天確診個案徘徊在200個到500個之間。雖然疫苗接種率提高,但觀乎Omicron頗強的傳播速度,食肆或酒吧動不動就有幾十人感染,每天出現幾百案例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善。

雖然如此,普遍的港人不是曾經確診,就是已經接種疫苗,大家身體都有了抗體。按照這種趨勢,新冠病毒難以滅絕,或將演變成為一種風土病。疫情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似乎到了尾聲,在西方國家及鄰近的亞洲城市開始全面開放之際,如果重症及死亡率在極低水平,香港應該檢討全面向國際通關了。

香港是國際都市,扮演着中國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樑角色,而這個重大功能相信仍然可以為國家帶來貢獻。今天香港已經由亂轉治,新一屆行政長官由紀律部隊出身的李家超擔任,筆者認為,表面上是要穩定內部亂象,其實重點還是發展經濟民生。大家必須明白,香港雖是經濟城市,但仍然需要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否則縱使港府有優秀的經濟人才,也未必能專心建設好香港。

如何重振經濟?光是向國際通關並不足夠。眾所週知,香港與內地經濟緊密相連,許多港商在內地有投資,有貿易和工廠等等,也需要與內地親朋戚友互相往來,但中國有14億人口,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國家政策以清零為目標,自然難與香港通關,這點可以理解。另一方面,經濟難免會受一些影響,美國總統拜登就公開這樣講,今年美國的經濟增長,將自過去半世紀以來再次超越中國。

拜登説得好像很興奮,但不得不讓我們為國家的成就而自豪。美國經濟增長要超越中國有那麼容易嗎?我看未必,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尚且在努力自給自足,資源豐富又實力更強的中國自然更勝一籌。世界局勢急速變化,互相制裁的結果,最受影響的會是一些資源貧乏的國家,就像今天的歐洲民眾,通脹失控使他們叫苦連天。

廣告

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在今天世界產品和物資供應緊張的環境下,顯得十分難能可貴。國家已經改變經濟策略,由依賴外需轉型為集中內需,也就是說,對外通關輸出購買力,今年恐怕未能成事。港人不但要有心理準備,更要仿效此做法,力谷內需鼓勵本土消費,當然也包括買樓,近期的中小型新樓就十分暢銷。香港有大約750萬人口,大家都同樣地留守在港消費,這個龐大的購買力不容小覷,也將是重振經濟的重要因素。

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
蔡志忠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