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335.32
    -95.07 (-0.52%)
     
  • 國指

    6,556.10
    -31.67 (-0.48%)
     
  • 上證綜指

    3,005.44
    -12.61 (-0.42%)
     
  • 道指

    38,899.41
    +64.55 (+0.17%)
     
  • 標普 500

    5,497.49
    +10.46 (+0.19%)
     
  • 納指

    17,896.52
    +34.29 (+0.19%)
     
  • Vix指數

    12.91
    +0.43 (+3.44%)
     
  • 富時100

    8,265.92
    +60.81 (+0.74%)
     
  • 紐約期油

    82.21
    +0.64 (+0.78%)
     
  • 金價

    2,377.20
    +30.30 (+1.29%)
     
  • 美元

    7.8035
    -0.0027 (-0.03%)
     
  • 人民幣

    0.9299
    +0.0008 (+0.09%)
     
  • 日圓

    0.0489
    -0.0003 (-0.51%)
     
  • 歐元

    8.3626
    -0.0246 (-0.29%)
     
  • Bitcoin

    64,832.19
    -131.92 (-0.20%)
     
  • CMC Crypto 200

    1,347.54
    -35.12 (-2.54%)
     

金缸經|垃圾徵費先思後行金缸經

「何氏伉儷」劇目死唔斷戲,不過另一劇目「垃圾徵費」有啲搶戲。港府原定徵費實施日期為2024年4月1日,之後宣布推遲至8月1日,於5月27日政府向公眾宣布移除8月1日的實施日期限,亦未提供措施下個生效日期。相信係當局收集大量民意後作出決定,唔少市民樂見此結果。然而,亦有聲音表示「垃圾徵費」實施不應一拖再拖,有報道指已有5個環保團體和關注組織去信特首李家超表態,認為政府需要把握8月1日的機會穩步推進。

呢啲團體包括思匯政策研究所、綠色力量、綠色和平、綠惜地球和綠領行動,筆者留意5個團體經費來源或來源之一是靠公眾捐款,想必有大量來自在港居民經費,值得思考到底這些團體就「垃圾徵費」一事,有無瞭解捐款者主流意向呢?環保當然對香港甚至地球生態有益,問題係「垃圾徵費」對香港環保推動有多大成效?「垃圾徵費」可以追溯至2013年政府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提出,當時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當時藍圖唔係一、兩個人意見,而是全政府意願。

根據網上資料,陸恭蕙於2000年成立思匯政策研究所,亦曾經係該組識行政總監 (2000至2012年),而現於思匯政策研究所官方網站,則未有顯示陸恭蕙參與任何職務。畢竟陸恭蕙係創辦人,所以該組識支持「垃圾徵費」政策可以理解。筆者在官網查閱思匯政策研究所關於廢物管理內容,主要是環繞建議政府應該做乜,應該做物。不過既然組織創辦人係前政府高官,係咪可以喺香港垃圾分類及/或回收行動上,參與更多呢?行動唔係比齋提供建議對推動香港環保更實際咩?

上述五個團體,相信大家不時喺街上見到佢哋呼籲募捐,既然不約而同表示對香港環保發展有意見,若團結參與香港垃圾分類及/或回收職能,係咪更能令捐款的在港居民更心悅誠服呢?

金缸經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