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利潤下滑 海外業務穩定推進
面對營收利潤雙降的藥明康德2024年上半年財報,資本市場反應卻相當積極
重點:
美國市場貢獻藥明康德六成收入,僅按年下降1.2%,顯示政策風險相對較小
國內CXO行業內捲,將以動態定價的方式來應對競爭
莫莉
籠罩在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頭上的政策陰霾尚未散去,之前的新冠相關訂單收入也已銳減。這間中國醫藥外包服務(CXO)龍頭企業在上週一發佈2024年上半年財報,這是過去五年來,首次出現中報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
今年上半年,藥明康德實現營收172.4億元,按年下降8.6%,剔除新冠影響後,按年減少0.7%;淨利潤為42.4億元,按年下降20.2%;經調整淨利潤43.7億元,按年下降14.2%。
令人意外的是,面對這份營收利潤雙降的財報,資本市場反應卻相當積極。財報公佈翌日,藥明康德股價高開,港股一度漲近7%,隨後股價回落,全日收漲3.8%。這一反常現象背後,或許因為藥明康德在過去半年已經大幅回落甚至超跌,股價從年初的74港元,跌至當前約31港元,股價跌幅高達58%。
另一方面,藥明康德業務逐漸回穩,新冠項目減少後的影響漸漸消散,有望重回增長軌道。今年第二季,公司營業收入較第一季按季增長16%。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在手訂單為431億元,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按年增長33.2%,這意味公司未來18個月的收入有充分保障。
公司表示,儘管面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預計 2024 年收入可達到383億元至405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後將保持正增長。
從具體業務來看,藥明康德目前收入核心來源仍然是化學業務,上半年貢獻收入122.1億元,佔總收入約七成,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則按年增長2.1%,相比之下,在2023年上半年,該分部業務在剔除新冠項目時按年增長36.1%,顯然化學業務的增速已經見頂。
測試業務收入和生物學業務上半年的收入,分別按年下滑2.4%和5.2%。公司指出,總體需求堅挺,大多數客戶取消訂單是受投融資和專案進展的影響。業務規模較小的高端治療CTDMO業務上半年收入5.7億元,按年下降19.4%。藥明康德在財報中對高端治療CTDMO業務下滑作出解釋,主要因為商業化項目仍處於放量早期階段,其二是因為部分專案延遲或因客戶原因取消,其三是受美國擬議法案影響,新簽訂單不足。
財報中提到的擬議法案,為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跨黨派提出的《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該法案試圖禁止所有由外國對手擁有或控制的生物技術公司通過聯邦合同、撥款和貸款獲得美國納稅人的資金,當中明確提及藥明康德、藥明生物(2269.HK)等公司與中國軍方有關聯,並存在資料安全風險。
市場高度關注這項法案是否會直接影響藥明康德的業務進展。在最新的中報中,藥明康德表示,2024年上半年在維持現有超過6,000家活躍客戶基礎上,新增客戶超過500家。期內,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高達107億元,按年只下降了1.2%,仍然佔總收入62%,國內市場貢獻了34億元,按年增長2.8%。這意味著,在資本市場產生轟轟烈烈影響的法案,對於藥明康德的業務的直接影響卻並沒有市場想像的那麼大。
動態定價爭國內市場
不過,醫藥行業投融資環境低迷疊加同業競爭加劇,中國CXO行業出現內捲,不少企業為了承攬生意,不得不降低價格獲取訂單,導致毛利率普遍下行。藥明康德上半年的毛利率也按年下降1.2個百分點至38.9%,如果美國業務進一步收縮,公司勢必將面臨中國市場的高度競爭。
在業績交流電話會議上,藥明康德回應定價策略時表示,公司針對不同板塊、不同客戶群體制定動態靈活的價格策略,其中海外價格趨於穩定,國內訂單以動態定價的方式來應對競爭。
此外,藥明康德將未來拓展重點放在多肽及寡核苷酸等(TIDES)業務。該業務上半年收入20.8億元,按年增長57.2%。近年來,降糖、減重藥物正在成為醫藥領域的新增長引擎,其中諾和諾德的降糖藥物司美格魯肽在2023年的銷售額位列全球第二,有望成為新一代全球「藥王」。這類GLP-1類藥物主要是多肽類藥物,成長潛力大,也給作為代工廠的CXO企業帶來大量訂單。截至2024年6月末,藥明康德TIDES在手訂單按年增長147%。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1月,藥明康德的多肽產能已達到3.2萬升,同行凱萊英(6821.HK)則預計到今年6月底的多肽產能為14,250升,藥明康德的產能更勝一籌,而且公司表明將繼續加大投資,進一步擴大多肽產能,這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增長引擎,預計今明兩年TIDES收入增速在60%以上。
目前藥明康德的市盈率為9倍,略高於凱萊英的8倍,從最新財報來看,藥明康德業務回歸穩定,但未來的政策風險,仍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因素。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