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1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52
    +0.0009 (+0.10%)
     
  • 道指

    38,199.01
    +113.21 (+0.30%)
     
  • 標普 500

    5,098.36
    +49.94 (+0.99%)
     
  • 納指

    15,915.78
    +304.02 (+1.95%)
     
  • 日圓

    0.0495
    -0.0006 (-1.16%)
     
  • 歐元

    8.3658
    -0.0324 (-0.39%)
     
  • 英鎊

    9.7540
    -0.0380 (-0.39%)
     
  • 紐約期油

    84.06
    +0.49 (+0.59%)
     
  • 金價

    2,345.00
    +2.50 (+0.11%)
     
  • Bitcoin

    63,367.23
    -468.53 (-0.73%)
     
  • CMC Crypto 200

    1,324.38
    -72.15 (-5.17%)
     

蘋果着眼中國 手機買來用不是炒

【經濟日報專訊】蘋果公布第四季業績,大中華市場在連跌18個月後終止跌回升,適逢iPhone X開售,新手機在本港炒賣價不似預期,甚至炒燶。相信這是蘋果所樂見,因蘋果着眼中國市場發展,手機是買來用,不是買來炒。 內地供貨充足 炒賣神話告終 蘋果業績勝預期,幾乎所有產品和服務收入都有增長,令股價連日破頂,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 當中最矚目的莫過於大中華市場,終結束連跌6季的勢頭,首次回升,比上季上升22%,按年升12%。 大中華市場有復甦迹象,適逢iPhone X昨開售,本港的售價比內地便宜約1,700元,本來讓人憧憬新手機有炒賣空間。惟內地供貨量充足,蘋果官網仍接受預訂,令內地炒價急跌,炒風夢滅。 近年新iPhone炒風不再,相信是蘋果行政總裁庫克調整大中華市場策略所致。蘋果之前採取飢餓營銷法,中港並非同步銷售,為港人製造炒賣空間。2012年內地搶購iPhone出現大混亂,庫克決定改變策略,在2015年讓中港同步出售,並側重內地出貨量,以滿足內地消費者為優先,令本港銷量持續下跌,炒賣神話告終。 大中華市場回升,拜之前的iPhone 8銷情理想,以及舊款手機降價,帶動整體銷量升至1,100萬部,比去年同期增長38%。惟蘋果要維持品牌光環,扭轉在內地智能手機市佔率萎縮並非易事,需在兩方面加力做。 首先,蘋果定位高檔手機市場,面對中國品牌如華為、OPPO、VIVO和小米強勢崛起,瓜分中下檔手機市場,惟有爭取高中端客戶,如官網容許客戶以信用卡分期付款購買新手機,又將舊款手機降價,吸引消費者轉用iPhone,讓更多人體驗iOS生態平台的好處,自然帶動周邊產品如Apple Watch、Beats耳筒和相關服務的生意,從而維持高盈利高增長的勢頭。 看重品牌聲譽 加強消費保障 其次,蘋果看重品牌,須加強對消費者的保障和提供貼心服務。為增加與消費者互動接觸,蘋果直銷店擴張到寧波、青島和無錫等二綫城市,並在iOS加入中國消費者需要的APPS,如二維碼,讓消費者感受到備受重視。 蘋果成功遏制炒風,只要再配合相應大中華策略,整合先進技術與軟硬件,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佳體驗,自能穩固市佔率。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