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取消黃碼是否「0+0」 盧寵茂回應: 撤入境者首3日活動限制

<匯港通訊> 政府明日起撤銷入境人士的「黃碼」安排,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表示,根據過去一個月的數據,海外或台灣抵港人士的陽性比率是3.8%,即是每1000名入境人士,有38人確診,大部份在機場發現。他指,在檢測放行的安排下,入境旅客離開機場後檢測陽性的比例是約1.6%,低過社區2.5%的陽性比例。就取消「黃碼」是否變相實施「0+0」,盧寵茂指,不同人對「0+0」的定義也不同,強調新安排就是取消入境人士頭3天的活動限制。

盧寵茂同時宣布,明天起撤銷前往內地和澳門人士在陸路口岸和機場,接受離港前核酸檢測的檢測待行安排。盧寵茂表示,明白相關措施對前往內地和澳門的人士帶來不便,因應內地改變防疫政策,尤其對海外人士的檢測要求,因此決定撤銷相關安排,但仍需持有登機或陸路離境前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盧寵茂指,會逐步減少向住宅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改為在社區派發更多快測包,除了醫管局和院舍員工,其他原要定期做核酸檢測的群組,將來會改為定期做快測,並申報陽性結果,以更精準將核酸檢測資源,運用於高風險場所和人群。但學生每日做快測會維持不變,他稱,因為學生接種率仍不夠高,在社區感染比例高企時,相關安排可預防學校出現爆發,特別是正值冬天,兒童或因新冠和流感等需要入院,認為措施至少要在冬季高峰期維持。

盧寵茂又宣布,居家隔離人士將毋須再帶電子手環,他解釋在病人數目上升下,強制帶電子手環的安排欠成本效益,因會取消,當局會繼續向居家隔離或檢疫的人派發物資包,並會抽查確認他們無離開處所。

明日起正式撤銷掃「安心出行」,盧寵茂表示,處所負責人毋須再張貼「安心出行」二維碼,但進入食肆等表列處所,仍要用「疫苗通行證」。他回應,「安心出行」2020年11月啟用以來,在抗疫過程中發揮重要角色,有助個案追蹤,因應疫情發展,現是可撤銷掃瞄二維碼的安排。

他又指,「安心出行」與「疫苗通行證」並非絕對掛鉤,指市民除了可以繼續選擇用「安心出行」的電子針卡,出示「疫苗通行證」,亦可透過手機截圖、「智方便」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或者用紙本針卡,出示接種紀錄。強調「安心出行」仍有其他功能,包括便利檢測登記和出示疫苗通行證,因此當局不會取消「安心出行」程式。

盧寵茂指,現仍維持疫苗通行證,是由於一老一幼接種率仍未理想,指80歲或以上長者仍有37%未打3針,3歲以下幼兒首劑接種率只得22%,政府有責任保護高危群組。他又解釋,當局維持學生每日做快測的安排,是因學生接種率仍不夠高,在社區感染比例高時,相關安排可預防學校出現爆發,特別現在冬天,兒童或因新冠和流感等需要入院,認為措施至少要在冬季高峰期維持。 (SY)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