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403.04
    +323.43 (+1.79%)
     
  • 國指

    6,531.99
    +139.41 (+2.18%)
     
  • 上證綜指

    3,078.49
    -8.32 (-0.27%)
     
  • 道指

    38,660.72
    -25.60 (-0.07%)
     
  • 標普 500

    5,289.98
    +12.47 (+0.24%)
     
  • 納指

    16,841.13
    +106.12 (+0.63%)
     
  • Vix指數

    13.16
    +0.24 (+1.86%)
     
  • 富時100

    8,295.54
    +20.16 (+0.24%)
     
  • 紐約期油

    75.16
    -1.83 (-2.38%)
     
  • 金價

    2,361.30
    +15.50 (+0.66%)
     
  • 美元

    7.8201
    +0.0014 (+0.02%)
     
  • 人民幣

    0.9257
    0.0000 (0.00%)
     
  • 日圓

    0.0498
    +0.0003 (+0.69%)
     
  • 歐元

    8.5057
    +0.0251 (+0.30%)
     
  • Bitcoin

    69,839.01
    +1,668.95 (+2.45%)
     
  • CMC Crypto 200

    1,498.52
    +30.58 (+2.08%)
     

跟股神巴菲特學3大節儉之道儲第一桶金

跟股神巴菲特學3大節儉之道儲第一桶金

港股近日表現讓人失望,難以獲取回報,大家不妨轉而從慳入手,先儲更多彈藥於低位撈貨。要慳出第一桶金,可跟股神巴菲特偷師。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巴菲特的慳錢習慣

股神巴菲特的成功靠個人的投資眼光同時亦靠節儉的個性,讓他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的賺錢能力無人可以質疑,不過他的生活卻與他的財力完全相反,簡樸得令人難以相信。今次分享3個他的節儉習慣,同時反思身在香港的我們會否太物質主義而引致無法達成財務自由。

1. 住較老舊居所

在香港如果有財力,誰人不會換更大更新的單位,甚至搬入獨立屋。但巴菲特卻有著與普通人不同的思維。即使他富可敵國卻不會像富豪般要住在豪宅區,他現時仍然住在1958年以3.15萬美元購買,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老房子。

他認為住在遠離市中可以讓自己有更清晰的頭腦去思考,如果住在華爾街,當別人恐慌時會跟著恐慌,當別人貪婪時也會跟著貪婪,就無法靜下心來做決策,所以巴菲特寧可住在遠離華爾街的老房子,他才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地思考並做決策。

2. 簡單飲食就滿足

香港人最喜歡飲飲食食,經常會大魚大肉,或是去西餐廳或是去打卡餐廳吃點貴價美食,平衡工作上的辛勞。不過,每次外出食飯都所費不菲,兩個人起碼要數百元,到好一點的餐廳上千元。若有小朋友幾個人食自然更貴。

然而,巴菲特卻少有這類的飲食習慣,相反他多是簡單的飲食,有時會吃「垃圾食物」,拿著一袋麥當勞進辦公室,漢堡、可樂、冷凍點心都是他的最愛。

廣告

事實上都市人經常大魚大肉亦容易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問題,最終港人賺的錢又花在醫治病痛上,所以簡單飲食、多蔬果、多運動,有健康身體才可以享受財富。假日可以自備食物與家人到郊外野餐或燒烤,價格更平,同時也可享受歡樂時光。

3. 買二手車

富人另一個特徵是有跑車或名車等,但巴菲特駕的只是二手車,他認為汽車只是代步的工具,寧可將錢省下來作投資,以複利將錢增值,而不是購買負債的東西。

事實上汽車是一個負債的產品,由買車、買車保險,尋找泊車的位置及維修等費用,全部都是在蠶蝕你的資產。巴菲特身在外國,車是必需品,所以他需要有代步的工具。在香港,生活交通方便,車自然不是必需品,但不少港人都愛自己駕車致無法將更多的金額儲起。

巴菲特曾言「你不是把花剩的錢存起來,而是先存錢再把剩下的錢拿來花。」想要成為有錢人,首先要懂得管理好你的錢。香港不少打工仔工作辛苦,出糧後多拼命享樂,最後無法儲蓄投資去達成人生理財目標。巴菲特有很多習慣及理財觀念值得參考,但以上3點最為切合港人情況,同時亦是最常犯的「老毛病」,嘗試改掉就能夠慳到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