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0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52
    +0.0009 (+0.10%)
     
  • 道指

    38,242.71
    +156.91 (+0.41%)
     
  • 標普 500

    5,104.40
    +55.98 (+1.11%)
     
  • 納指

    15,940.58
    +328.82 (+2.11%)
     
  • 日圓

    0.0495
    -0.0006 (-1.16%)
     
  • 歐元

    8.3668
    -0.0314 (-0.37%)
     
  • 英鎊

    9.7590
    -0.0330 (-0.34%)
     
  • 紐約期油

    83.97
    +0.40 (+0.48%)
     
  • 金價

    2,346.90
    +4.40 (+0.19%)
     
  • Bitcoin

    63,479.27
    -322.73 (-0.51%)
     
  • CMC Crypto 200

    1,320.98
    -75.55 (-5.41%)
     

防中資赴美掛牌 來港上市現雙贏

內地開放「北水」買賣非同權股份,對中港兩地為「雙贏」措施。圖為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對於「北水」買賣本港的同股不同權股份突然大開綠燈,可說是頗為出人意表。有分析指,在貿易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中資大型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相比起赴美國掛牌,更符合內地利益。因此,容許滬、深港通資金買賣本港非同權股份,對於中港兩地可說是雙贏措施。 在小米(1810)打響非同權的頭炮、並獲納入恒生綜合指數之後,市場原本預期,容許「北水」買賣非同權股份,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不過,在7月中,滬、深兩地交易所卻出手,叫停「北水」,理由是內地投資者仍未了解同股不同權企業的性質。 隨著滬、深港通投資者缺席,本港非同權上市制度的吸引力難免大打折扣。例如原本計畫以非同權方式上市的內地鋼鐵電商平台找鋼網,早前亦更改初步上市文件,改為以傳統的同股同權架構掛牌,當時有消息指,找鋼網此舉是為了爭取更高的上市估值。同股不同權制度推出至今,也只有小米與美團(3690)採用。 另一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在發展的科創板,也是為招攬新經濟股而設。不過,對於內地大型新經濟股來說,往境外籌集自由兌換的資金,以及引入國際機構投資者為股東,仍然是有重要戰略意義。因此,在這些新經濟股眼中,上市地點只是香港與美國之爭。 中美貿易戰能否在90日停火期之後平息,現時仍然是未知之數,而華為事件更顯示,中資企業在外地面對的法律風險不小。在這樣的緊張環境之下,內地開放「北水」買賣非同權股份,為內地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打氣,是切合現實的措施,而本港金融業以及內地新經濟企業都會得益。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