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646.05
    -184.25 (-1.09%)
     
  • 國指

    5,703.33
    -58.40 (-1.01%)
     
  • 上證綜指

    3,022.91
    -8.72 (-0.29%)
     
  • 道指

    36,245.50
    +294.60 (+0.82%)
     
  • 標普 500

    4,594.63
    +26.83 (+0.59%)
     
  • 納指

    14,305.03
    +78.83 (+0.55%)
     
  • Vix指數

    13.26
    +0.63 (+4.99%)
     
  • 富時100

    7,495.60
    -33.75 (-0.45%)
     
  • 紐約期油

    74.13
    +0.06 (+0.08%)
     
  • 金價

    2,085.50
    -4.20 (-0.20%)
     
  • 美元

    7.8144
    +0.0003 (+0.0045%)
     
  • 人民幣

    0.9128
    -0.0002 (-0.02%)
     
  • 日圓

    0.0531
    +0.0001 (+0.13%)
     
  • 歐元

    8.4908
    -0.0143 (-0.17%)
     
  • Bitcoin

    41,835.11
    +2,214.59 (+5.59%)
     
  • CMC Crypto 200

    862.54
    +70.98 (+8.97%)
     

阿里高端晶片受捧 望破壟斷

阿里巴巴近年積極拓展RISC-V架構晶片。
阿里巴巴近年積極拓展RISC-V架構晶片。

半導體作為中美科技角力的主要戰場,相關產業動態一直備受市場關注。阿里巴巴(09988)旗下晶片公司「平頭哥」近年積極拓展RISC-V架構晶片,試圖打破由英特爾(Intel)及ARM兩大外資企業壟斷晶片架構的局面。分析更指出,RISC-V已成為中國的中央處理器(CPU)晶片領域最受歡迎的架構。另邊廂,作為美國主要扶持對象、有能力製造高端晶片的英特爾亦已實現關鍵技術突破,有望在技術上追趕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等競爭對手。

中國正試圖在晶片領域急起直追,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平頭哥早前舉辦了首屆「玄鐵RISC-V」生態大會,多家國內外企業都有派員出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於活動上表示,RISC-V架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將推動高性能晶片進一步發展,有望打破由美國掌控的英特爾及英國公司ARM的壟斷格局。

RISC-V出貨將達800億塊

有別於屬於英特爾的x86架構以及由ARM掌控的Arm架構,RISC-V屬於開源架構,專利不屬於任何一方,意味任何人都能使用。倪稱,RISC-V是中國CPU領域最受歡迎的架構,將成為推動新一代訊息技術發展的新引擎,又謂該架構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預計到2025年,全球的RISC-V晶片出貨量將達到800億塊。

隨着中國的技術發展迅速,美國為保住自身領先地位,近年惟有大力支持晶片公司「本土生產」。產品設計到生產一手包辦的英特爾作為純正的美資公司,自然受到政府大力扶持,只可惜該公司一直在晶片工藝節點上落後於同業。不過,英特爾高級副總裁暨中國區董事長王銳近日表示,新世代的Intel 20A、Intel 18A(相當於2納米、1.8納米製程)已經流片(設計定案);Intel 4製程將於今年下半年登場,而Intel 3製程進度也良好。

回看英特爾近幾年製程技術發展,2020年仍然是10納米製程,目前已量產的最新技術是Intel 7製程,Intel 18A製程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就會登場,進展之快頗讓市場驚訝。王銳亦強調,公司非常堅信到2025年時能夠重奪領先地位。

除了支援美國企業外,美國透過各種制裁手段阻止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不過,這些舉動也影響到外國半導體公司的運作,券商富瑞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據其行業調查,一些美國晶片設備公司改變了過往做法,把一些原先的「內地員工」轉為第三方服務人員,以規避風險。富瑞又指,企業現在更加在乎技術安全問題,未來會採取更多措施保密,如採取不同的存取密碼等。

ARM或下月底申美掛牌

另外,有外媒引述消息指,ARM計劃今年4月底秘密遞交在美國上市的申請,預期籌集最少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並且希望整體估值可以超過500億美元。報道稱,ARM已選定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萊及瑞穗作為上市的主要承銷商。

英特爾的製程技術發展讓市場驚訝。
英特爾的製程技術發展讓市場驚訝。
美不斷打壓華晶片業
美不斷打壓華晶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