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4
    +0.0006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日圓

    0.0497
    -0.0004 (-0.80%)
     
  • 歐元

    8.3903
    -0.0079 (-0.09%)
     
  • 英鎊

    9.791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4.22
    +0.65 (+0.78%)
     
  • 金價

    2,354.90
    +12.40 (+0.53%)
     
  • Bitcoin

    64,313.71
    +325.01 (+0.51%)
     
  • CMC Crypto 200

    1,389.19
    -7.34 (-0.53%)
     

默沙東估算新冠疫情會為香港帶來每年約416億港元經濟損失

<匯港通訊> 美國默沙東藥廠(MSD)發佈題為《被忽視的負擔:新冠疫情對各地經濟影響》報告,探討新冠疫情對亞太區5個市場包括澳洲、台灣、南韓、新加坡及香港構成的持續經濟影響。

報告指,假設現時的情況大致維持,估算新冠疫情會為香港帶來每年約416億港元(約5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等於年度本地生產總值(GDP)的1.4%。

至於另外4個所調研的市場,新冠疫情帶來的年度經濟損失估計達26-276億美元;新加坡為26億美元(佔GDP 的0.6%)、台灣為76億美元(佔 GDP 的0.9%)、澳洲為170億美元(佔 GDP 的1%)、南韓為275億美元(佔 GDP 的1.6%)。

報告發現,間接成本是新冠疫情目前經濟負擔及未來經濟預測的主要因素,而感染率和疾病嚴重程度在未來的變化將明顯影響經濟成本。即使新冠疫情由「全球大流行」階段逐漸轉變為「風土病」,報告預測的其構成的間接成本很可能會維持高企。間接成本主要成因包括生產力流失(如受感染後不能工作),以及照顧兒童和長者等所衍生的連鎖影響。

本港人口中有三個群組特別於疫情期間帶來最重比率的間接經濟損失,分別為易受感染人士、在職人士及醫護人員。

易受感染人士(指60歲以上長者或同時患上多種疾病的在職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可造成每年至少160億港元經濟損失,佔總損失額的39%。

在職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可為本港經濟構成重大負擔,生產力損失額達每年7.93億港元,佔年度 GDP 的0.8%。

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可為本港經濟帶來每年244億港元損失,並加劇醫療系統的人手壓力,包括延長急症室和救護車的輪候時間。

患上長新冠的人士或對醫療系統構成依賴,並有可能減低生產力,當中損失可達每年159億港元。 (BC)

#默沙東 #新冠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