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90
    +0.0012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085.80
    -375.12 (-0.98%)
     
  • 標普 500

    5,048.42
    -23.21 (-0.46%)
     
  • 納指

    15,611.76
    -100.99 (-0.64%)
     
  • 日圓

    0.0497
    -0.0004 (-0.74%)
     
  • 歐元

    8.3976
    -0.0006 (-0.01%)
     
  • 英鎊

    9.790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3.88
    +0.31 (+0.37%)
     
  • 金價

    2,359.30
    +16.80 (+0.72%)
     
  • Bitcoin

    64,319.55
    +821.29 (+1.29%)
     
  • CMC Crypto 200

    1,391.12
    -5.42 (-0.39%)
     

日本調高消費稅 經濟復甦面臨考驗

消費稅提高將凸顯安倍經濟學面臨的核心問題,家庭財富以及消費能力將遭受衝擊

日本17年來首度上調消費稅可能將使家庭財富縮水並令剛剛起步的經濟復甦面臨衝擊。

日本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從41日開始顯著提高,從Hello Kitty貼紙到豐田佳美汽車等各類商品的消費稅從5%上調至8%。日本政府財政收入預計將因此增加4.5萬億日圓,基本相當於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

日本政府上次採取類似舉措是在1997年,當時政府將消費稅從3%上調至5%。其後果是災難性的:隨後五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接近於零。因此,人們擔心此次消費稅上調可能將令日本經濟復甦的大好形勢面臨嚴峻考驗。

消費稅上調的時機其實並不理想。在貨幣刺激政策、公共開支及結構改革等各項舉措的提振下,日本經濟剛剛走出持續了20年的經濟困境。2013年,日本GDP增長了1.5%。按照國際標準衡量,這算不了什麼,但對於過去20年來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為0.8%的日本而言,卻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東京的政策制定者可能更希望在採取財政緊縮措施之前再維持一年的寬鬆政策局面。然而,相當於GDP 240%的巨額政府債務,就像怪獸哥斯拉一樣威脅著日本經濟,迫使日本政府更早採取了行動。

如果日本經濟真的再度陷入衰退,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在全球經濟總量的佔比超過5%。日本還是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國以及美國的第四大出口國。

人們對日本經濟或將因消費稅上調而一蹶不振的擔心可能有些過度。1997年時,亞洲金融危機剛剛顯現。但是,企業在1989年信貸泡沫破裂後仍然在努力削減債務。當時的失業率正處於上升階段。綜合這些因素考慮,2014年的情況看起來更為樂觀。

廣告

真正的風險是,消費稅提高將凸顯安倍經濟學面臨的核心問題,即在物價漲幅超過收入漲幅的情況下,家庭財富以及消費能力將遭受衝擊。

日本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消費稅上調可能將把CPI升幅推高至3.5%。而刺激物價上漲,正是日本央行為了促使經濟擺脫十多年通縮困境的一項策略。

但問題是,消費稅上調後,儘管工資小幅增加,日本家庭實際收入將下降。例如,豐田汽車公司工會會員2014年的協議工資漲幅僅為0.8%,大量臨時及兼職工人的工資漲幅更小。

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由於在消費稅4月份上調前需求提前釋放,第一季度日本GDP將大幅加速增長,而第二季度GDP將出現負增長,重現1997年消費稅上調後經濟的短期波動走勢。

政府政策調整應能夠抑制經濟走勢的大幅波動。政府上調消費稅後,增加的收入將重新用於社會開支。日本財務省已經表示,計劃未來幾個月提前增加社會開支,以抵消消費減少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增速大幅下降也迫使日本央行面臨更大的壓力,或將不得不推出第二輪貨幣寬鬆政策。

不過,無論是政府增加開支,還是央行推出更多寬鬆政策,都不會解決根本問題。日本經濟要實現持續增長,在巨額公共債務迫使日本政府減少支出的情況下,家庭就必須增加開支。然而,在實際收入下降之際,日本消費者增加開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歐樂鷹(Tom Orlik);譯一毫

彭博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專注於研究中國、日本、南韓的經濟問題,著有《透視中國經濟指標》(Understanding China'sEconomic Indicators)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