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收市價 | 1.2525 |
開市 | 1.2526 |
買盤 | 1.2528 |
今日波幅 | 1.2520 - 1.2545 |
52 週波幅 | 1.0379 - 1.2679 |
賣出價 | 1.2527 |
英鎊自2023年以來兌美元都處於相對較高位置,英國作為港人移居及旅遊熱門地點,英鎊有很大的實際用途,如果有用或想投資,又是否應趁早入定?如果有用或想投資,又是否應趁早入定?
英鎊近期低位徘徊,早前兌港元更曾跌穿9.0水平,自然吸引不少人心郁郁兌換英鎊以備不時之需。我們今日就比較多間外幣找換店及各大銀行的兌換價,以及列出多間找換店及銀行的匯價連結,給大家參考!
英國統計局公布,英國3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再度放緩至10.1%(前值升10.4%),仍高於市場預期僅升9.8%,且已連續第七個月高企於10%之上(遠超央行2%通脹目標);按月續升0.8%(前值回升1.1%創四個月高),也超過市場預期升0.5%。
美元兌多個主要貨幣急升近1%至逾2%,美元指數重上105以上,高見105.65,升幅1.3%,創逾3個月新高。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加息幅度可能超過原先預期,並警告令通脹回落至2%的目標仍有很長的過程。
美國通脹數據持續降溫,有聯儲局官員認為大手加息已成為歷史,預示美元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美匯指數已自高位累計回調逾一成,周五曾低見102.66。從技術走勢來看,美匯指數上周已出現所謂的「死亡交叉」格局,即50天移動平均線已經低於200天線,並且本周進一步擴大跌幅。專家亦看淡美匯未來表現,認為強勢美元將迎來終結!
美國公布2022年1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數據,按年升6.5%,符合市場早前預期的6.5%,及低於上月的7.1%;按月方面,跌0.1%,低於市場早前預期的0.0%,及低於上月的0.1%。
去年(2022年),英鎊(GBPUSD=X)兌美元經歷了如過山車般的走勢,是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糟糕的年度表現。然而,隨著美國通脹降溫,英磅兌美元匯率開始回升。有分析員預計,英國息口將攀升至4.5%,英鎊很可能會受到持續加息的影響。如果突破1.2000關口的走勢能夠持續,那麼2023年很可能回到1.300水平。
英倫銀行加息幅度縮減至0.5厘,符合市場預期,指標利率升至3.5%,是英倫銀行連續9次加息。央行指出,未來或需要繼續加息,以應對國內物價及工資上升造成持續的通脹壓力。
美國公布1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數據,按年升7.1%,低於市場早前預期的7.3%,及低於上月的7.7%;按月方面,升0.1%,低於市場早前預期的0.3%,及低於上月的0.4%。
在大幅加息下,今年美元匯價節節上升,又適逢英鎊同期大倒退,造就美國買家借助匯率優勢,殺入倫敦豪宅市場。測量師行萊坊(Knight Frank)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所有倫敦優質房產的海外買家之中,美國人佔比達14.5%,比例按半年上升8.3個百分點,也是自2018年初以來的最高。
美國公布10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數據,按年升7.7%,低於市場早前預期的8.0%,及低於上月的8.2%;按月方面,升0.4%,低於市場早前預期的0.6%,與上月的0.4%持平。
This week, former British Finance Minister Rishi Sunak was appointed as the next prime minister of the U.K. and head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at a time of histori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urmoil in the country.
英國新財政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以錄影形式公布部份中期財政計劃中的新的稅收與支出措施,宣布取消上月23日公布的迷你預算案中「幾乎所有」減稅措施。
英鎊兌美元急升2.5%,重上1.13水平,高見1.1379,較早時徘徊1.131附近。 英鎊兌港元迫近8.9,高見8.8991,較早時徘徊8.88水平。
美國公布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數據,按年升8.2%,高於市場早前預期的8.1%,惟低於上月的8.3%。按月方面,升0.4%,高於市場早前預期的0.2%,以及高於上月的0.1%。
英國央行 (BOE) 總裁貝利 (Andrew Bailey) 週二 (11 日) 明確表示,英國央行將於 10 月 14 日之後停止購債行動,無意延長對債市的緊急干預,警告退休基金只剩三天的時間完成再平衡部位。
The central factor in the collapse of the British pound has been the steady strengthening of the U.S. dollar. Other factors certainly are part of the mix that took the pound relentlessly down in September, but it’s mostly a “this currency is better than that currency” situation, and it’s been that way for a long time. It’s as if traders and speculators finally gave up and said, “OK, that’s enough pain, just sell the position,” a sentiment sometimes seen when lows or near lows are within str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