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5 小時 44 分鐘
  • 恒指

    19,328.66
    +108.04 (+0.56%)
     
  • 國指

    6,868.67
    +47.70 (+0.70%)
     
  • 上證綜指

    3,165.15
    +7.19 (+0.23%)
     
  • 滬深300

    3,684.93
    +8.77 (+0.24%)
     
  • 美元

    7.8061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68
    -0.0001 (-0.01%)
     
  • 道指

    39,872.99
    +66.22 (+0.17%)
     
  • 標普 500

    5,321.41
    +13.28 (+0.25%)
     
  • 納指

    16,832.62
    +37.75 (+0.22%)
     
  • 日圓

    0.0497
    -0.0000 (-0.02%)
     
  • 歐元

    8.4772
    +0.0070 (+0.08%)
     
  • 英鎊

    9.927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79.06
    -0.20 (-0.25%)
     
  • 金價

    2,429.30
    +3.40 (+0.14%)
     
  • Bitcoin

    70,343.34
    -620.68 (-0.87%)
     
  • CMC Crypto 200

    1,527.10
    +38.56 (+2.59%)
     

辦奧運會獲利不易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已於上週開幕,主辦城市倫敦是第三趟舉辦這項盛會,更是歷史上第一個城市可以有這樣的紀錄。然而,英國的財政狀況不怎樣好,加上歐債危機的陰霾還在籠罩環球經濟,也令不少人對倫敦奧運會的經濟效益不甚看好。

奧運是一項體壇活動,但在近年已加入了不少商業原素,奧運會已不是運動這麼簡單。主辦奧運會是一項不容易賺錢的生意,因為投資金額龐大,但比賽會期卻是短短的三個星期左右,要在有限的會期裡回本並有利潤,對主辦城市的壓力不少。由於奧運會對運動場館有嚴格的要求,所以獲得主辦權的城市,莫不需要大興土木,好使能有足夠硬體來支持競賽,這些硬體若果已是在當地有使用價值,而不是專為一次奧運而興建的話,這也還好說,但現實是不少場館在舉辦完奧運很便光輝不再,可見現實環境是這等高質素的體育場館平常使用率不是很高,很多時在奧運後便被投閒置散,兼且這些場館的保養成本不輕,形成對主辦城市的一個重大包袱。

歷史上因主辦奧運會而導至債台高築的例子不少,最經典的是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該城市因主辦奧運會而虧損了24億美元,所欠下的債務,直到了三十年後(即2006年)才完全還清。若根據這三十年間的通脹來調整美元的購買力,1976年的24億美元債項,大約等於今天的97.59億美元左右,根本就是天文數字。至於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有人曾估計希臘在舉辦時就花了超過一百億歐元,還未計算因保安和額外建築硬件的費用,不管成本是多少,結果同樣是令人驚訝的巨額虧損,總數還沒有確定的數據,但有保守估計是在五、六十億美元左右,較極端的估算是超過一百億美元,甚至有經濟學家表示,最近希臘的債務危機的起源,就是要承擔2004年奧運的龐大虧損。

但賺錢的奧運會也不是沒有,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首次錄得盈餘的奧運會,接著1988年首爾和1992年巴塞隆拿的奧運會同樣有利潤,可是1996年阿特蘭大和2000年悉尼的奧運會只是打和,可見要舉辦奧運會來獲利並不容易。

蘇偉文
恆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