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190.76
    -41.39 (-0.06%)
     
  • CMC Crypto 200

    1,373.94
    -43.93 (-3.10%)
     

回收商倡從小培養環保習慣 The Loops上門做分類 公司客增多

回收商倡從小培養環保習慣 The Loops上門做分類 公司客增多

垃圾收費計劃旨在鼓勵市民環保回收,惟屢被質疑欠缺配套設施,打擊回收意欲;2019年創立的The Loops Hong Kong,專為企業及住宅提供付費上門回收服務,客戶包括迪士尼樂園、國泰航空(0293.HK)、港鐵(0066.HK)、港交所(0388.HK)、屈臣氏及富衛保險等,創辦人黃靖羲接受訪問時透露,近年企業客戶顯著增加,但認為港人回收意識依然不足,建議效法南韓經驗,讓回收成為下一代與生俱來的生活習慣。

黃靖羲表示,該公司的家居回收服務今年新增4區,現時已遍及全港13區,覆蓋率30%至40%,目標是增至70%至80%,近月並開始進軍廚餘收集業務。據他介紹,旗下服務最大特色是用家毋須自行分類,只要把擬棄置物件簡單清洗,該公司會每星期上門回收,月費128元,「簡單清洗定義是(物件)放在家中一星期,都不會滋生蚊蟲」。

薯片袋再生 變馬路工程膠紙

與「綠在區區」回收站只收集8種回收物料相比,The Loops涵蓋種類逾40款,除了紙、塑膠、發泡膠、金屬、玻璃外,連陶瓷、網球、即棄或充電電池、壓縮氣體罐、鋁箔袋(薯片或即食麵袋)等都照單全收,可把90%廢物分類成可回收物料,「很多客戶喜歡我們願收薯片袋,因它是複合物料,有3層至4層,我們主要會做成馬路工程膠紙,保留其隔水性。」

另一賣點是仔細程度,以塑膠為例,政府偏向混合式回收,即一個回收桶收集所有膠質物件,往往導致回收再造後,膠的質素較低,「站在回收角度,除了分度數之外,膠袋與硬膠盒亦應分開,但市民平日不會分得那麼細,覺得(物件)『膠膠地』就全放回收箱;其實矽膠『近親』是玻璃,橡膠是樹脂,所以這種做法(塑膠回收箱)會收到很多雜質和垃圾。」

廣告

他指出,有人誤以為街頭的塑膠回收箱,收集後會由專人分類,但其實大部分都沒有,「一來(工作性質)厭惡,二來(物件)一包包紮好難以分開,亦無科技可透過掃描分隔雜質,故主流做法是一次性溶掉,導致出來的產品質素參差」,該公司會根據塑膠度數以至顏色細分,大大提升產品質量。

住宅主打懶人 貴過垃圾收費

政府去年宣布推行垃圾收費計劃後,帶動該公司接獲查詢不斷增加,尤其企業上門回收業務升幅更為明顯,過去兩年達30%,當中不乏大型企業;與住宅客戶每周上門一次不同,企業客戶會因應需要調整回收密度,收費亦較高,像富衛保險要求每周兩次;大部分企業已有環保及ESG目標,回收計劃更易推行,相對較能控制成本之餘,亦不會影響企業本身運作。

住宅方面,該公司目標客源是「想做回收的懶人」,因上門回收一定貴過垃圾收費,如只想丟棄物件,不用找人上門回收,故垃圾收費對該公司最大正面影響,是令人更重視環保回收,反思如何減廢,「假設現在100個人中,有10個有回收意識,其中1個是懶人,不想親身拿物件去回收,而是願付錢找我們幫手;只要希望回收的人愈來愈多,由10個增至20個,基數提升,即使懶人比例不變,我們客源亦翻倍。」

他直言,比起其他發達國家及地區,港人回收意識仍嚴重不足,像南韓1995年已實行垃圾收費,很多港人至今仍說未做好準備,「人家南韓當年沒困難麼?你一日不做,一日都不會ready;如今對新一代南韓人來說,垃圾收費是與生俱來的生活習慣,就像香港人現在很少再隨地吐痰、亂拋垃圾,是需要過程,但至少要肯起步。」

垃圾收費系列報道二之二

採訪、撰文:許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