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2
    -0.0006 (-0.01%)
     
  • 人民幣

    0.9296
    -0.0007 (-0.08%)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4
    +0.0001 (+0.17%)
     
  • 歐元

    8.3598
    +0.0020 (+0.02%)
     
  • 英鎊

    9.874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82.11
    +0.37 (+0.45%)
     
  • 金價

    2,348.50
    +11.90 (+0.51%)
     
  • Bitcoin

    61,303.12
    -81.95 (-0.13%)
     
  • CMC Crypto 200

    1,281.61
    -2.22 (-0.17%)
     

中國代客結售匯逾一年來首現逆差 貿易項淨購匯反映出口商惜售美元

【彭博】-- 中國10月代客結售匯錄得近三年半以來最大逆差,人民幣彼時面臨的貶值壓力可見一斑。其中,在貿易順差保持高位的同時,貨物貿易項下仍出現淨購匯,反映出口企業惜售美元,或不利於匯率表現。

10月份銀行整體結售匯逆差接近119億美元,其中代客結售匯錄得逆差117億美元,為2019年6月以來最大淨購匯水平,同時也是18個月來首次錄得淨購匯。

造成代客結售匯轉為逆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貨物貿易項下結售匯轉為略超7億美元的逆差,這也是去年4月以來首見,逆差水平創出2016年2月以來最大。

10月份中國貿易順差仍高達852億美元,當月貨物貿易項下收付款也錄得321億美元順差,但這些資金流入並未相應推動淨結匯,體現出口行業在惜售美元的同時,仍保持了較高的購匯熱情。

「貨物貿易結匯率近幾個月來一直下降,因為人民幣的貶值提高了出口商的囤匯意願,」高盛經濟學家魏琪等人在報告中寫道。

人民幣8月末加速下跌後,10月份在7.2元附近偏弱盤整,期間離岸人民幣一度跌至歷史最低的7.3749元,當月在岸人民幣累計下跌2.5%。中國央行在出台多項穩匯率政策之余,連續使用大幅強於市場模型預測水平的中間價對匯率進行錨定。

進入11月,在美元走勢放緩、中國放鬆疫情防控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下,市場風險情緒得到極大扭轉。截至周二,在岸人民幣錄得四天連漲,回到7.04元一線。

從結售匯數據來看,10月遠期結售匯錄得119億美元淨結匯,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一定支撐。雖然當月遠期結匯環比收縮,但受9月末央行重新上調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的政策影響,遠期購匯自9月接近700億美元的水平銳減至127億美元。

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在新聞稿中稱,年末一般為中國出口企業集中收款和外資企業投資佈局密集期,相關跨境資金流入往往增多,對外匯市場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聯合報導 Wenjin Lv.

(新增第五段高盛評論)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