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11 分鐘
  • 恒指

    17,735.89
    -354.04 (-1.96%)
     
  • 國指

    6,337.25
    -139.99 (-2.16%)
     
  • 上證綜指

    2,955.96
    -16.57 (-0.56%)
     
  • 滬深300

    3,462.82
    -17.45 (-0.50%)
     
  • 美元

    7.8077
    -0.0013 (-0.02%)
     
  • 人民幣

    0.9305
    +0.0005 (+0.05%)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日圓

    0.0484
    +0.0001 (+0.23%)
     
  • 歐元

    8.3508
    +0.0125 (+0.15%)
     
  • 英鎊

    9.865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0.78
    -0.12 (-0.15%)
     
  • 金價

    2,308.60
    -4.60 (-0.20%)
     
  • Bitcoin

    60,808.77
    -815.86 (-1.32%)
     
  • CMC Crypto 200

    1,265.17
    -18.61 (-1.45%)
     

中國信用市場追蹤:大型開發商也難獨善其身 債市危機進入新階段

【彭博】-- 中國房地產債券市場的柱子一根接一根地倒掉。

始於中國恆大集團的頹勢,幾乎席捲了中國所有實力較弱的開發商,現在又威脅到萬科等巨頭;直到本周之前,這些巨頭似乎還基本上超然於這場橫掃行業的債務危機之外。

根據彭博的中國信用追蹤指標,在中國8700億美元的離岸債券市場上,壓力在6月份回到了最高水平。即使在今年正式違約很少見、更具韌性的本地債券市場上,資金緊張的借款人也無數次推遲債券兌付。

前惠譽評級分析師Charlene Chu表示,痛苦才剛開始。她曾對中國債務風險提出警告而為人所知。「房地產行業幾乎已死,而過去這個行業是就業大戶,帶動許多下遊行業,」她說。「這些都受到房地產下滑的衝擊,所以我認為事情才剛開頭。」

萬科和龍湖集團分別是全國銷售額第二和第十大開發商。隨著投資者重新評估這場危機對更大型投資級借款人的影響,本周它們的美元債券遭遇前所未有的拋售。儘管萬科2027年到期美元債券交易價格仍遠高於中國恆大,但周二一度跌至紀錄低位81.6。

中國離岸債務市場違約名單的最新成員中,其一是世茂集團控股,這是一家豪宅開發商,此前被認為是更健康的借款人;但最近未能如期兌付10億美元債券,稱正與相關債權人討論。上海政府實體支持的綠地控股一支美元債券展期,其評級一度遭標普下調至選擇性違約。

另一個標志性事件是,復星國際美元債券遭遇創紀錄跌勢,並進而蔓延到幾家中國工業公司的離岸債券。

過去兩年境內規模12萬億美元的債市表現出顯著韌性,但現在有跡象表明,投資者也開始擔憂起來。

廣告

從表面上看,中國在岸和離岸債券市場壓力水平差異繼續擴大:今年以來境外債券違約已超過260億美元,在違約中占比達到創紀錄的85%;相比之下,境內債券拖欠情況則下降了75%。

今年中國公司債券違約大多為離岸債券

然而,在岸市場的平靜,主要是由於借款人有能力促使債權人同意延期兌付,或進行債務交換。難以借助法律捍衛自己利益的本地債券持有人發現,自己陷入了看似無休止的展期循環,而無力討價還價,其中部分原因是當局鼓勵達成這種妥協,以保持社會經濟穩定。

然而耐心畢竟有時而儘。中國恆大境內子公司一支公司債券的二次展期遭拒。這一動向可能引發里程碑式的在岸債券違約,並激勵投資者採取更強硬立場。

兌付期限:本地市場每月到期而面臨兌付壓力的債券金額

原文標題

China’s Credit Market Is Plunging Into a New Phase of Distress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