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27.71
    -0.81 (-0.00%)
     
  • 國指

    6,441.16
    +1.34 (+0.02%)
     
  • 上證綜指

    2,963.10
    -35.04 (-1.17%)
     
  • 道指

    39,150.33
    +15.53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4 (-0.18%)
     
  • Vix指數

    13.75
    +0.55 (+4.17%)
     
  • 富時100

    8,279.43
    +41.71 (+0.51%)
     
  • 紐約期油

    81.05
    +0.32 (+0.40%)
     
  • 金價

    2,339.10
    +7.90 (+0.34%)
     
  • 美元

    7.8069
    +0.0014 (+0.02%)
     
  • 人民幣

    0.9292
    -0.0005 (-0.05%)
     
  • 日圓

    0.0487
    +0.0001 (+0.23%)
     
  • 歐元

    8.3778
    +0.0315 (+0.38%)
     
  • Bitcoin

    61,211.59
    -3,090.94 (-4.81%)
     
  • CMC Crypto 200

    1,261.53
    -48.19 (-3.68%)
     

中國兩年多來仍與世隔絕 國際航班數量甚至不及疫情爆發之初

【彭博】-- 中國堅持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目前仍然處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狀態,進出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航班數量甚至比2020年初武漢疫情初現苗頭時還要低。

世界其它地區航空旅行反彈的同時,航班信息提供商VariFlight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國際飛行選擇幾乎沒有改善,每天只有100來個航班,遠低於2020年之前的2,600多個。上海4月實施長達數周的封城後定期航班進一步減少,而且從未真正復甦。

對於想進出中國的人來說,情況已經變得如此糟糕,以至於在華外籍商界人士開始將目光投向私人包機。上海美國商會本月晚些時候將為滯留海外的會員提供從洛杉磯到杭州的包機。

在10月份中共二十大召開前,中國正在努力遏制住新的疫情,而據財新報導,全國目前有30多個城市實施了部分或全域出行管制。擁有2100萬人口的成都目前仍未解封,上周開始實施的封控措施延長到了本周三。貴陽周二對全市部分區域實施了臨時靜態管理。

中國密集的邊境防疫規定引起了美國的抗議。美國運輸部本月暫停了中國航空公司的26個航班,稱北京根據檢出陽性病例數實施熔斷的政策不合理。

禁飛令影響了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等幾家中國航空公司,是對中國自2月份以來熔斷美國26架航班的回應。

受北京熔斷措施影響的美國航空公司包括聯合航空和達美航空。根據中國民用航空管理局的規定,如果被檢出陽性的病例數量占航班總人數的4%,那麼將暫停1趟航班;若該比例達到8%,將暫停2趟航班。

廣告

相較於以前的標準,這實際上已經有所放鬆。按照以前的規定,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可能熔斷兩周,或將載客量限制在40%以下。

德國今年5月至9月期間提供了八趟包機,法國和瑞士大使館已經聯手各自的商會提供類似的包機服務。

根據上周發送給會員的電郵,美國商會的包機——空中巴士A340-300預計將於9月20日左右啟程,經濟艙票價5,500美元起,頭等艙最高可達22,000美元。

延伸閱讀:美國決定停飛中國航司26個航班 對等回應中國的熔斷政策

中國美國商會在電子郵件中表示,其提供包機服務是「鑒於許多成員目前遇到了返回中國的難題」。商會希望需求足以支持包機航班,成員們表達意向的截止時間為上周六。

法國包機總計運載了750人前往天津。

「對於在中國的法國商界而言,維持從法國到中國的航班至關重要,」法國商會上月在領英發帖稱。杭州與蘇黎世之間的瑞士包機將於大約一周後啟動。

一個微弱的改善跡象是,英國和中國之間的雙向航班經過20個月的中斷後現已恢復。但這種放鬆措施只對中國內地的航空公司略有區別,因為英國的航空公司面臨著自身的安排和人員配置問題。而且由於嚴格的防疫措施,機組人員通常不喜歡飛中國航班。

原文標題

China Still Shut Off From the World With Flights Near Record Low

(新增包機詳情以及中國疫情等方面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