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 小時 21 分鐘
  • 恒指

    17,978.30
    +36.52 (+0.20%)
     
  • 國指

    6,390.47
    +15.81 (+0.25%)
     
  • 上證綜指

    3,017.12
    -15.52 (-0.51%)
     
  • 滬深300

    3,534.45
    -7.08 (-0.20%)
     
  • 美元

    7.8098
    -0.0006 (-0.01%)
     
  • 人民幣

    0.9285
    +0.0001 (+0.01%)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28 (+0.12%)
     
  • 日圓

    0.0494
    -0.0000 (-0.02%)
     
  • 歐元

    8.3608
    -0.0003 (-0.00%)
     
  • 英鎊

    9.904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78.18
    -0.27 (-0.34%)
     
  • 金價

    2,340.80
    -8.30 (-0.35%)
     
  • Bitcoin

    66,316.09
    +163.60 (+0.25%)
     
  • CMC Crypto 200

    1,406.28
    -11.59 (-0.82%)
     

中國可樂|天府可樂誤傳破產 單日銷量增加17倍

天府可樂稱破產純屬誤讀,強調「民族品牌不易垮」
天府可樂稱破產純屬誤讀,強調「民族品牌不易垮」 (VCG via Getty Images)

昨日內地《界面新聞》報道「天府可樂」宣布破產,引起市場注意,為什麼國產可樂會敵不過可樂和百事?不過鋒迴路轉,天府可樂官方店鋪立即緊急公告,稱破產純屬誤讀,強調「民族品牌不易垮」,而數據產顯示內地網民立即瘋狂搶購天府可樂產品,天貓店銷售單日暴增17倍,天府可樂呼籲大家理性消費,進一步帶動品牌衝上熱門搜尋榜,成為關注度的大贏家。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官方聲明:「民族品牌不輕易垮」

根據官方解釋,天府可樂並未破產,破產清算的只是曾經持有「天府可樂」的舊公司,品牌已於2018年轉到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旗下。天府可樂還回應傳媒不僅沒有破產,今年更將增加生產線,120畝土地和廠房將投入使用。

老字號國產可樂「天府可樂」起源於1936年的重慶美華汽水廠,及後屢次改名;80年代重慶飲料廠(即天府集團前身)和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共同研發新的配方,加入四川產中藥白芍造可樂,於是正式以「天府可樂」品牌投產,號稱「中國人自己的可樂」,曾經盛極一時,獲定為國宴飲料;全盛時期的天府可樂,在中國可樂市場佔有率高達75%,市場規模超過3億元人民幣,但在外資兩大巨頭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相繼進入中國後,業務漸走下坡,由與百事可樂合資聯營廠,讓外資獲得渠道,到自己走向虧損,債務一度高達7000萬元人幣,甚至一度停產。

「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天府可樂曾經盛極一時,獲定為國宴飲料
「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天府可樂曾經盛極一時,獲定為國宴飲料 (VCG via Getty Images)

業務依然陷入虧損

中國素來有「八大汽水廠」之稱,但已經相繼在外資的併購策略下消失,剩下「天府可樂」支撐國產品牌。2013年「天府可樂」從百事可樂手上,透過法律途徑成功追討有關配方的權利,2016年又重新投產,往後兩年的累計銷售量超過1億樽。2020年間「天府可樂」進行改革,成立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再次進行新舊交替。

中國「八大汽水廠」相繼在外資的併購策略下消失
中國「八大汽水廠」相繼在外資的併購策略下消失 (VCG via Getty Images)

誤傳破產反現營銷效果

其實,「天府可樂」一直未有在中國市場消失,只是不復當年勇,根據2021年全年業績,營業收入也達到1651萬元人民幣,2022年1至5月營收932萬元,只是利潤上依然陷入虧損。去年重慶國資擬退出天府可樂,轉讓所持有的股權,市場不甚看好國產可樂發展,不過今次突然熱搜,國民關注大增,誤傳破產卻出現了營銷效果,食正近年的國貨情懷,未知天府可樂又能否扭轉局面,向「可樂界李寧」的方向發展?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