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9 分鐘
  • 恒指

    18,078.02
    +5.12 (+0.03%)
     
  • 國指

    6,474.85
    +10.36 (+0.16%)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滬深300

    3,480.26
    +22.36 (+0.65%)
     
  • 美元

    7.8096
    +0.0010 (+0.01%)
     
  • 人民幣

    0.9300
    +0.0004 (+0.04%)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日圓

    0.0486
    -0.0001 (-0.14%)
     
  • 歐元

    8.3504
    -0.0149 (-0.18%)
     
  • 英鎊

    9.8930
    -0.0130 (-0.13%)
     
  • 紐約期油

    81.10
    +0.27 (+0.33%)
     
  • 金價

    2,324.80
    -6.00 (-0.26%)
     
  • Bitcoin

    61,697.01
    +1,070.04 (+1.76%)
     
  • CMC Crypto 200

    1,280.56
    -3.23 (-0.25%)
     

中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且縮量操作MLF 經濟不穩下市場期待寬鬆舉措

【彭博】-- 中國央行本月繼續維持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不變,並通過MLF操作淨回籠資金。鑒於中國經濟復甦動能不足,市場對降準、下調LPR等寬鬆舉措仍抱有期待。

根據中國央行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周一開展了1820億元一年期MLF操作,利率持穩於2.5%。本次MLF操作淨回籠資金550億元人民幣。彭博此前調查中值顯示央行會等額續作MLF且利率持穩,但市場對降息的呼籲有所升溫。

今年以來聯儲會降息前景不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逾2%,穩匯率的考量成為中國利率決策的主要掣肘。不過由於經濟復甦之路坎坷、房地產市場仍然疲弱,儘管央行對降低政策利率依然謹慎,市場預計其他貨幣支持舉措依然可期。

中國央行主管金融時報周一引述學術界估算稱,當前中性利率水平在2%左右,而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保持在1.8%,考慮通膨後的實際政策利率仍低於中性利率水平,意味著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對實體經濟的穩固支持力度。

「當前內部銀行利差縮窄,外部美元和美債利率較高,內外部約束是不調整政策利率的主要原因。」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不過5月以來,經濟數據有所下滑,預計未來更多依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配合支持經濟成長。

中國央行周一同時開展4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淨投放40億元短期資金。北京時間10:03,中國10年期國債活躍券殖利率變動不大,報2.258%,同期限期貨微漲。

周一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復甦步伐仍不穩健,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成長5.6%,低於6.2%的預估中值,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亦低於預期。此外,上周末公佈的5月信貸恢復成長,因中國政府加快了發債步伐,但同時貸款增速創下紀錄最慢,意味著需求依然低迷。

廣告

市場對後續寬鬆政策抱有期待。考慮到當前MLF資金成本高於同業存單,通過降準釋放流動性或是優於MLF加量的選項,此外,也不排除在MLF利率持穩之下,與房貸利率掛鉤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再次單邊下行的可能。

以下是經濟學家和策略師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展望: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表示:

  • 相较同业存单等方式,MLF资金利率吸引力不大,因此在MLF降息之前,预计MLF净回笼现象可能持续

法国兴业银行首席亚洲宏观策略师Kiyong Seong表示:

  • 第三季度中国料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具体时间将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ING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Lynn Song表示:

  • 随着欧洲和加拿大等其他央行开始降息,中国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内降息的可能性已经上升

  • 预计年内会有每次10个基点的两次降息,但也可能会是幅度较大的一次性降息,这将取决于决策者的政策优先级考量

  • 与一次大幅降息相比,两次小幅降息带来的短期贬值压力可能更小

--聯合報導 Shulun Huang、Qizi Sun、Iris Ouyang.

(新增圖表,更新第四段及之後更多細節)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