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4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552.20
    +228.19 (+0.34%)
     
  • CMC Crypto 200

    1,381.37
    -36.50 (-2.57%)
     

中國工廠全力備戰 迎接確診「海嘯」

【彭博】— 從封閉管理到囤積藥品、床鋪和消毒劑,面對新冠感染衝擊波的臨近,中國的工廠正在竭儘全力維持運轉,保持全球供應鏈的完整。

近三年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嚴格的防疫限制措施基本上將病毒擋在了國門之外,如今,這些措施的快速取消勢將造成感染爆發,占到全球製造業產出近三分之一的龐大工廠網絡將遭遇一場大考。這些工廠現在正在採取非常措施來抵禦感染。

例如,中國石化把面臨的任務比作打仗。這家中國煉油巨頭就穩產計畫與部分員工展開了30多次討論,對部分員工進行了隔離,並取消了休假安排。作為維持生產線運轉計畫的一部分,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汽車已為員工採購了幾卡車的醫療用品和設備。

疫情可能嚴重影響生產或員工輪班,進而威脅到從汽車、高球車到廚房電器以及iPhone的全球供應。

在美國和歐洲的工廠裡,抗疫之戰似乎已經是很久遠以前的事情。他們的努力可以提醒中國,把病毒徹底擋在工廠外面會有多難。

「世界其他地區的經驗是,你無法阻止,」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Maximilian Butek表示。「企業面臨所有員工都被感染、工廠無人上班的風險。」德國工商大會在中國的董事包括來自福斯汽車、拜耳和西門子的高管。

快速轉向

經過數年的大規模檢測和流調排查後,中國突然放棄了這種方法,本月結束了動態清零。據彭博行業研究首席藥物分析師Sam Fazeli估計,快速重新開放可能導致約500萬人住院,70萬人死亡。

感染目前已經影響到中國的金融業,金融公司的交易員紛紛請病假。工廠將是下一個,它們大多位於製造產業帶或二線城市。

廣告

推薦閱讀:中國金融業的交易部門突遇疫情來襲 一些銀行啟動備援方案

面對幾乎不可避免的病例激增,一系列在中國設有工廠的公司提供的應急計畫細節描繪了形形色色的備戰場面。

閉環管理回歸

許多中國製造商正在轉向所謂的閉環管理系統。該系統的首次採用是在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旨在將運動員與其他人隔離開來,減少感染可能性。然後在上海封控期間,特斯拉等公司也採用了這種做法,在防疫的同時維持生產運轉。

但目前尚不清楚,一旦感染病例如滾雪球般迅速增多,這種上個月曾引發全球最大iPhone工廠暴力抗議的做法是否足夠。

吉利控股要求中國工廠的工人繼續上班,住在宿舍。不過,即使出現感染,這家在中國有30多間工廠的公司也不打算停產。

據知情人士透露,寶馬瀋陽工廠的一個車間已經出現疫情,生產線上的工人大多感染。這位因未獲公開講話授權而不願具名的人士稱,工廠本月組織了一批新員工替換患病員工。

寶馬在聲明中表示,公司「正在密切關注傳染情況,調整生產和排班計畫,以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公司已經落實了許多有效措施,例如靈活的排班模式。」

中國從決心消滅新冠向與病毒共存的突然轉變,對製造商構成了尤其嚴峻的挑戰。所有這些公司都需要維持一定的人手來實現交付目標。銀行和貿易公司的員工可以居家辦公,但工廠裡的產品需要有人現場組裝。

北美製造商在疫情早期的情況清楚表明,病毒會先導致生產混亂,然後造成供應鏈中斷。在危機的頭幾個月,美國汽車廠因感染被迫關閉。然後,疫情引發的全球晶片短缺導致更多工廠減產。

上海今年長時間的封鎖已經對製造業造成了巨大傷害,用於醫療掃描的關鍵造影劑發生全球性供應短缺。

如今,處在中國重啟最前沿的公司希望從其他企業吸取自我保護和處理感染的經驗。

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本周對記者表示,感染的具體數字很難預測,期待其他一些公司能樹立榜樣。

原文標題China’s Factories to the World Brace for Tsunami of Covid Cases

—聯合報導 Daniela Wei、Danny Lee、Fran Wang、Chunying Zhang、Debby Wu、Yuan Gao、Sarah Chen、Ann Koh、Yujing Liu、Kathy Chen、Luz Ding.

(新增小標「快速轉向」之後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