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4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46.83
    +19.03 (+0.05%)
     
  • 標普 500

    5,477.65
    -0.25 (-0.00%)
     
  • 納指

    17,841.95
    +36.79 (+0.21%)
     
  • Vix指數

    12.32
    -0.23 (-1.83%)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96
    +1.06 (+1.31%)
     
  • 金價

    2,337.80
    +24.60 (+1.06%)
     
  • 美元

    7.8090
    0.0000 (0.00%)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0%)
     
  • 歐元

    8.3572
    +0.0189 (+0.23%)
     
  • Bitcoin

    61,435.68
    +560.43 (+0.92%)
     
  • CMC Crypto 200

    1,282.05
    +15.90 (+1.26%)
     

中國歐盟商會調查顯示 企業對華投資興趣降至紀錄最低

【彭博】— 中國歐盟商會一項調查顯示,隨著企業為了規避地緣政治風險轉向東南亞和歐洲,中國作為首選投資國的地位正在下降。

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調查的公司中,只有13%將中國視為首選投資目的地,這是2010年有記錄以來最低比例,2021年時這一占比為27%。根據周五發布的調查,公司當時對中國的成長更為樂觀,如今在逐步轉移投資,以便減輕中國與其他國家「脫鉤」的影響,尋找其他地方的機會。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承諾會推出更多「暖心」舉措,放寬市場准入,但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仍在下降。信心下降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反映出的觀點已基本不再考慮疫情影響,表明挑戰將是長期存在。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Jens Eskelund周四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對國內經濟問題的看法,已開始具有更持久的特徵,意味著企業開始調整他們的預期。」

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2023年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更加困難,這是自2014年首次提出這個問題以來的最高比例。建築業反應的情況尤其嚴峻,稱隨著中國樓市深度調整導致建築活動放緩,市場環境更加偏向國內競爭對手。

推薦閱讀:習近平敦促馬克龍共同防止「新冷戰」 中法簽署18項合作文件

超過三分之一的在華歐盟企業表示,他們認為行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其中建築業和汽車行業的問題最為明顯,並將此歸因於對國內產能的過度投資以及內需不足,認為過度投資抑制了價格,並增加了國內的競爭壓力。

調查顯示,規則模棱兩可和法律環境難以預測,仍是最大的監管障礙。金融服務公司認為,與數據相關的法律最讓人擔心,不過這項調查是1-2月期間進行,彼時中國尚未放鬆對數據跨境流動的監管。

廣告

調查對象對中國經濟2024年放緩的擔憂加劇。55%的受訪者將其列為他們面臨的三大商業挑戰,而前一年只有36%。超過一半的受訪公司計畫削減成本,其中四分之一的公司想通過裁員降低成本。

只有42%的企業表示計畫2024年擴大在華業務,這是自2012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比例。

調查顯示,隨著中國作為歐洲企業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東協已成為資金轉向的主要受益者,其次是歐洲、印度和北美。

原文標題EU Firms’ Appetite For China Investment Sinks to Record Low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