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0
    -0.0008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道指

    39,118.86
    -45.20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08 (-0.71%)
     
  • 日圓

    0.0483
    -0.0001 (-0.10%)
     
  • 歐元

    8.3628
    +0.0049 (+0.06%)
     
  • 英鎊

    9.87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1.46
    -0.28 (-0.34%)
     
  • 金價

    2,336.90
    +0.30 (+0.01%)
     
  • Bitcoin

    60,959.99
    +752.43 (+1.25%)
     
  • CMC Crypto 200

    1,268.16
    -15.67 (-1.22%)
     

〈輝達股東會〉馬斯克薪酬近600億美元 黃仁勳簡直白菜價

〈輝達股東會〉馬斯克薪酬近600億美元 黃仁勳簡直白菜價

輝達 (Nvidia) (NVDA) 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其中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是高層的薪酬計畫,最終,該薪酬計畫順利獲股東通過。

在該激勵方案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 2024 財年的總薪酬將達 3400 萬美元。與同為科技大佬的特斯拉 (TSLA)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近 600 億美元的天價薪酬相比,黃仁勳的薪酬顯得相當「白菜價」。

過去兩年,輝達在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 AI) 浪潮下,業績突飛猛進,近來市值一度突破 3 兆美元,竄升成全球市值最大上市公司。作為創立至今一直掌舵的黃仁勳,功不可沒。然而,他的薪酬待遇似乎與公司業績增長並不完全匹配。

黃仁勳在輝達的薪酬組成主要由現金、當年業績相關股票激勵(SY PSUs)和三年業績相關股票激勵(MY PSUs)構成,其中股票激勵部分占到當年全部薪酬的 88%,現金薪酬僅佔 12 %。

眾所周知,輝達過去一年中創下了驚人的業績奇蹟,營收年增 126% 至 609 億美元,毛利率自 56.9% 提升至 72.7%,每股獲利成長了 586% 至 11.93 美元。

如果以業績表現作為標準,黃仁勳的成就絲毫不遜於馬斯克。假設輝達也給黃仁勳設立了類似的「CEO 特別激勵計畫」,按照 3 兆美元市值的 10% 計算,他應可獲得高達 3000 億美元的獎勵,輕易登頂全球首富寶座。

然而,黃仁勳在董事會上的地位並不像馬斯克那般強勢。他在輝達的持股比例不到 4%,遠低於馬斯克的特斯拉持股 (超過 20%)。這也是馬斯克天價薪酬計畫遭法官否決的重要原因之一。

廣告

此外,幾年前的黃仁勳可能也沒有預料到輝達會迎來如此驚人的業績增長,因此公司的薪酬委員會也未曾為他設立特殊的激勵計畫,只是延續既有的方案。雖然 2024 財年他的總薪酬較 2023 年增長近 60%,但仍難以完全反映公司業績和市值飆升的事實。

事實上,除了黃仁勳之外,輝達其他高層的年度薪酬水準也都在千萬美元級別。相比之下,黃仁勳的薪酬待遇在美國大企業 CEO 中算得上「中規中矩」。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輝達薪酬委員會所設立的高層薪酬制度存在一定的上限限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黃仁勳在公司內部的相對弱勢地位 (與馬斯克之於特斯拉相較)。

總體而言,儘管黃仁勳在輝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其個人薪酬待遇卻未能完全與之相符。相比之下,馬斯克憑藉對特斯拉的絕對控制力,成功獲得了高達 600 億美元的天價薪酬,這無疑突顯了兩位科技大佬在公司內部地位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