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1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道指

    39,118.86
    -45.24 (-0.12%)
     
  • 標普 500

    5,460.48
    -22.39 (-0.41%)
     
  • 納指

    17,732.60
    -126.10 (-0.71%)
     
  • Vix指數

    12.44
    +0.20 (+1.63%)
     
  • 富時100

    8,164.12
    -15.56 (-0.19%)
     
  • 紐約期油

    81.78
    +0.24 (+0.29%)
     
  • 金價

    2,336.20
    -3.40 (-0.15%)
     
  • 美元

    7.8089
    +0.0009 (+0.01%)
     
  • 人民幣

    0.9302
    +0.0001 (+0.01%)
     
  • 日圓

    0.0483
    +0.0000 (+0.02%)
     
  • 歐元

    8.3835
    +0.0176 (+0.21%)
     
  • Bitcoin

    62,740.92
    +1,861.06 (+3.06%)
     
  • CMC Crypto 200

    1,301.48
    +17.65 (+1.38%)
     

千六隻港股研兩階段降買賣差價 10至50元股份先行 減幅五至六成

千六隻港股研兩階段降買賣差價
千六隻港股研兩階段降買賣差價

港府去年提出多招改善港股流動性,包括研究縮窄買賣價差,港交所(0388.HK)周五收市後宣布,就下調股票最低上落價位諮詢市場意見至9月20日。方案建議分兩階段下調最低買賣價差,首階段涉及股價10元至50元的股份,降幅介乎50%至60%;第二階段為0.5元至10元的股份,降幅約50%。港交所將視乎第一階段實施情況,再考慮實施第二階段或作改動。市場普遍對建議看法正面,相信有利降低交易成本及促進高頻交易。

按促進流動性專責小組建議

港股買賣價差較美國、日本及內地交易所為高,一直為人詬病,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之前提出一系列提升市場流動性建議,包括研究縮窄買賣價差。港交所最新提出,下調股票、REITs及股本權證之最低上落價位,窩輪及牛熊證等結構性產品及ETF則不屬是次諮詢範圍。

港交所計劃分兩階段對選定價格範圍的股票下調每格價差,第一階段涉及股價10元至50元股票,當中10至20元股票的每格價差由0.02元降至0.01元,20至50元的則由0.05元降至0.02元,降幅介乎50%至60%。首階段共涉約283隻股票,佔大市日均成交29%,調整後最低上落價位的成本,將由原本的10至25點子,明顯改善至4至10點子。

觀察半年再動0.5至10元股份

第二階段則處理價格較低的股票,價格範圍為0.5元至10元,每格價差由0.01元降至0.005元,降幅為50%,涉及約1345隻股票,佔大市日均成交24%。調整後最低上落價位的成本,由原本的10至200點子,改善至5至100點子;但這與港交所認為最理想的5至10個點子水平,仍有頗大距離。

廣告

仙股成交少效用細不考慮

港交所計劃實施第一階段後,會觀察6個月並檢討成效,再考慮實施第二階段或作改動。 港交所證券產品發展部主管羅博仁表示,是次檢討嘗試在降低交易成本與流動性之間取得平衡,因最低上落價位如果定得過大或過小,都有可能會減低流動性。此外,港交所亦指出,低於2元或流動性較低的股票,多由散戶主導,他們在投資時相對於價差成本,更關心整體的交易利潤,下調每格價差或不利其即日短炒交易。

對於價格範圍0.01元至0.5元的股票,今次未有調整。諮詢文件提及,此類股票僅佔大市日均成交額約0.5%,下調其價差正面影響料有限。價格高於50元以上的股票同樣不屬是次檢討範圍,因其最低價位成本原本已達4至10個點子,符合國際水平。

港交所預期,對於交易頻率較高的投資者而言,收窄買賣價差於節省交易成本上特別顯著,變相鼓勵更多交易,並進一步促進價格發現。惟潛在負面影響亦須審慎評估,例如輪候隊伍中的買賣盤可能會分散在更多不同價格隊伍,減少可見流動性。另價位表改動後,股票掛鈎產品的程式交易員及莊家或需重新調整交易策略,買賣盤修改及取消情況可能變得頻繁,且有機會增加部分市場參與者對系統能力的要求。

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稱,措施能有效增加港股流動性及市場深度有利高頻短炒。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說,對證券業有正面作用,但補充倘能夠改革每手交易單位,料對刺激交投有更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