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39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69.14
    +50.53 (+0.29%)
     
  • 國指

    6,374.91
    +43.05 (+0.68%)
     
  • 上證綜指

    2,997.01
    +2.28 (+0.08%)
     
  • 道指

    39,107.93
    -61.59 (-0.16%)
     
  • 標普 500

    5,479.79
    +4.70 (+0.09%)
     
  • 納指

    17,926.12
    +46.82 (+0.26%)
     
  • Vix指數

    12.10
    -0.12 (-0.98%)
     
  • 富時100

    8,121.20
    -45.56 (-0.56%)
     
  • 紐約期油

    83.35
    -0.03 (-0.04%)
     
  • 金價

    2,330.70
    -8.20 (-0.35%)
     
  • 美元

    7.8140
    +0.0022 (+0.03%)
     
  • 人民幣

    0.9300
    +0.0002 (+0.02%)
     
  • 日圓

    0.0481
    -0.0000 (-0.04%)
     
  • 歐元

    8.3849
    -0.0018 (-0.02%)
     
  • Bitcoin

    61,917.34
    -1,148.75 (-1.82%)
     
  • CMC Crypto 200

    1,307.96
    -36.55 (-2.72%)
     

【新聞點評】Amazon也賣無牌貨

美國巨擘Amazon據報也要進軍「廉價電商」市場,擬開闢新平台主打「無牌貨」。
美國巨擘Amazon據報也要進軍「廉價電商」市場,擬開闢新平台主打「無牌貨」。 (tigerstrawberry via Getty Images)

阿里巴巴(9988.HK)創辦人馬雲8年前曾說:「現在的假貨質量比正品更好,而價格比正品便宜。」當時引起熱議,不過時移世易,阿里的「平靚正」招牌正備受拼多多和SHEIN挑戰。更甚者,就連美國巨擘Amazon據報也要進軍「廉價電商」市場,擬開闢新平台主打「無牌貨」。由此亦可見,中國企業不只「內捲」,且「捲」出國際,某程度上不啻為消費者福音,並可能引發市場大洗牌。

拓廉價電商 撼拼多多SHEIN

話說馬雲於2016年6月的阿里投資者大會拋出上述「假貨好過真貨」言論,隨即在國內外掀起爭議。但他後來澄清,表示自己所講的「假貨」乃指「無牌貨」而非「冒牌貨」。舉例說,一家中國工廠可能為某大美國家電品牌代工,而該工廠也同時自行生產家電在淘寶銷售,往往沒貼上招牌(或只有不知名招牌),其品質卻跟美國名牌產品差無幾,售價往往便宜一半以上。

儘管阿里堪稱為「無牌貨」電商先驅,但該集團此前幾年押注於「消費升級」趨勢,看重在天貓平台上銷售相對高價的「有牌貨」產品。與此同時,拼多多乘勢而起,標榜該平台的「無牌貨」比淘寶更便宜。適值中國經濟自新冠疫情後出現「消費降級」,拼多多成為最大贏家。截至上周五,拼多多市值達到1846億美元,已經壓倒阿里(市值約1741億美元)。

馬雲表示自己所講的「假貨」乃指「無牌貨」而非「冒牌貨」。
馬雲表示自己所講的「假貨」乃指「無牌貨」而非「冒牌貨」。 (Wang HE via Getty Images)

更甚者,拼多多不只在國內市場硬撼淘寶、天貓和京東(9618.HK),還憑着其國際版程式Temu(就像TikTok之於抖音),在海外市場大殺四方。例如在美國,據Earnest Analytics統計,Temu已佔據折扣網購市場(online discount store)17%份額。同時,Temu去年在美國蘋果App Store及谷歌Play Store合計錄得1.2億次下載,成為最多人download的電商程式,遠超過第三的Amazon(2381萬次)和第四位的Walmart(2272萬次)。

廣告

值得一提,美國市場去年第二多人下載的電商程式也來自中國,就是主打廉價時裝的SHEIN,總共獲得3651萬次下載。其定位與Temu大同小異,皆標榜「平到你唔信」之超低價產品,往往由中國的工廠直接銷售予美國消費者(Factory to Customer),省卻中間的品牌及分銷商環節。

誠然,美國很多消費者手機裏早已安裝了Amazon程式,毋須重新下載。因此,即使Temu和SHEIN去年在美國的下載量遙遙領先,亦不代表該兩家新晉電商的地位已凌駕Amazon。實際上,按銷售額計算,Amazon去年獨佔美國電商市場37.6%份額,仍屬絕對一哥。

但無論如何,至少在廉價電商領域,Amazon確實面對Temu和SHEIN重大威脅。最起碼,美國部分消費者若一心追求「性價比」,愈來愈多人已懂得直接到Temu和SHEIN「執平貨」。

據CNBC報道,Amazon上周在一場與中國賣家進行的內部會議中宣布,該集團正籌備設立新的「廉價電商」平台,類似Temu和SHEIN,容許中國的工廠直接賣貨予美國消費者。據介紹,該平台將採取「店中店」形式,在Amazon目前的首頁上提供一個獨立入口,供有興趣的消費者點擊進內購物。在定位方面,這個新平台主打時裝、家居和生活領域的廉價「白牌」(white label)產品。

據CNBC報道,Amazon上周在一場與中國賣家進行的內部會議中宣布,該集團正籌備設立新的「廉價電商」平台,類似Temu和SHEIN,容許中國的工廠直接賣貨予美國消費者。
據CNBC報道,Amazon上周在一場與中國賣家進行的內部會議中宣布,該集團正籌備設立新的「廉價電商」平台,類似Temu和SHEIN,容許中國的工廠直接賣貨予美國消費者。 (Justin Sullivan via Getty Images)

所謂「白牌」產品,以往一般指由第三方代工的產品,例如一款由東莞工廠生產的MP3機,獲某家日本企業大批採購,並貼上後者的品牌出售,故又稱為「貼牌」產品。不過近年來,隨着Temu和SHEIN的「工廠到消費者」(F2C)模式冒起,大量廉價產品毋須再冠上知名品牌,省卻「貼牌」動作,甚至連品牌名稱也沒有(在電商平台上僅提供賣家名稱),只靠一個「平」字及評價口碑銷售。在此情況下,「白牌」產品更近似於「無牌貨」。

值得留意,目前在Amazon平台銷售的時裝、家居、生活等領域貨類,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工廠,但普遍由美國的品牌或經銷商進貨,再銷售予美國消費者。相較之下,Amazon擬設的「廉價電商」平台,很大程度上等於「踢走」中間的品牌及經銷商,俾能進一步降低終端產品價格,以便跟Temu和SHEIN競爭。

早在1979年在日本創辦的「無印良品」(MUJI),某程度上也是基於類似理念,希望把更多資源投入於設計和品質,而非用於品牌包裝。
早在1979年在日本創辦的「無印良品」(MUJI),某程度上也是基於類似理念,希望把更多資源投入於設計和品質,而非用於品牌包裝。 (SO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馬雲「神預言」 走得太前

一些電商業界人士認為,在F2C模式下,毋須再被品牌及經銷商「抽水」,除了令售價更便宜,亦讓廠家可把更多資源用於提升產品設計及質素,於是,「無牌貨品質好過有牌貨」未必是天方夜譚。由此角度看,馬雲在8年前那番話堪稱為「神預言」。

早在1979年在日本創辦的「無印良品」(MUJI),某程度上也是基於類似理念,希望把更多資源投入於設計和品質,而非用於品牌包裝。但當時未有電商科技及物流鏈,任何產品若想大規模銷售,不得不借助一個牌子形象,所以才有「無印」這個「無牌之牌」。

綜合而言,待Amazon的廉價電商平台啟用後,美國消費者將能買到更多「平靚正」、高性價比產品,甚至有助於抑制當地通脹率,誠屬佳音。惟這亦象徵中國的「內捲化」激烈競爭逐漸蔓延至國際市場,例如美國不只製造業難以招架,就連品牌及經銷商也面臨「飯碗」不保,必須適應新的形勢變化才可避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