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9 小時 5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69.14
    +50.53 (+0.29%)
     
  • 國指

    6,374.91
    +43.05 (+0.68%)
     
  • 上證綜指

    2,997.01
    +2.28 (+0.08%)
     
  • 道指

    39,116.89
    -52.63 (-0.13%)
     
  • 標普 500

    5,475.52
    +0.43 (+0.01%)
     
  • 納指

    17,898.79
    +19.49 (+0.11%)
     
  • Vix指數

    12.24
    +0.02 (+0.16%)
     
  • 富時100

    8,121.20
    -45.56 (-0.56%)
     
  • 紐約期油

    83.30
    -0.08 (-0.10%)
     
  • 金價

    2,330.90
    -8.00 (-0.34%)
     
  • 美元

    7.8142
    +0.0024 (+0.03%)
     
  • 人民幣

    0.9300
    +0.0002 (+0.02%)
     
  • 日圓

    0.0481
    -0.0000 (-0.04%)
     
  • 歐元

    8.3860
    -0.0007 (-0.01%)
     
  • Bitcoin

    61,817.25
    -1,297.64 (-2.06%)
     
  • CMC Crypto 200

    1,307.16
    -37.35 (-2.78%)
     

台股前景視AI設備普及度 凱基料第三季或回調 明年仍看好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

台灣加權指數今年上半年勁彈逾28%,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預期,台股第三季或迎來回調,惟明年仍可看好。接下來的焦點是融入人工智能(AI)功能後的iPhone會否觸發大規模換機潮,刺激台灣的iPhone供應鏈訂單及股價。至於左右台股長遠前景的關鍵,則在於AI設備未來能否成功於大眾間普及。

新iPhone供應鏈有機動起來

蘋果早前宣布下一代iPhone將加入AI平台「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市場期盼台灣的iPhone供應鏈能夠受惠換機潮。朱晏民說,一切視乎蘋果對下一代iPhone新增AI功能後的銷量信心如何,又指「如果它很有信心的話,就會下比較多的單給其供應鏈,供應鏈第三季以後就慢慢動起來了」。

台積電處於iPhone供應鏈上游,訂單理應最先反映有關趨勢。倘蘋果下一代iPhone訂單量大,至第三季其他手機零件的訂單亦會走高。他說:「然後可能8、9月的時候,就是像鴻海那些組裝公司的訂單動起來。」

被台灣股民封為「權王」(即重磅股)的台積電,市值佔台灣加權指數比重達34%,台積電股價乘着AI浪潮,年初至今短短半年已勁飆六成,台灣加權指數亦以近三成升幅拋離亞洲區內股市。

朱晏民估台積電續高增長

外國科技巨企加大AI資本投資消息浪接浪,朱晏民形容是軍備競賽,這亦帶動台股升勢停不了。按照產能擴張的幅度觀察,他預期台積電明年仍可維持高增長,惟長遠前景關鍵在於進行AI投資的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投資的算力最終能否回本,說到底,就是AI的應用能否為大眾接受。

廣告

朱晏民解釋,「屆時那些AI的軟體,到底能否吸引你付錢去買它這些算力,這是一兩年後的問題。」畢竟現時一般人對AI功能的需求,大多停留在上班族用以製作簡報等,大家都在觀望其他人工智能功能,是否足夠吸引並推動大規模的AI手機或PC換機潮。

然而,無論是配備AI功能的PC還是手機,他估計,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會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台積電股價已逼近千元新台幣,朱晏民認為,該股現時估值以市盈率計並不高,即使漲至1000元新台幣,所對應的20倍市盈率亦算合理。儘管如此,他坦言,台股後市若略為回調會較健康,因有關AI新發展的話題無間斷湧現,台股自5月以來缺乏下跌理由。

他續說,不僅如此,隨着台灣硬件生產商轉型為AI半導體供應鏈,台股今年於第二季的慣常淡季亦不淡。

過往台股全年低位多於每年第二季出現,導致其慣常呈現全年季節性「U形」走勢的主因是當地有不少上市iPhone代工廠商,故受制iPhone新機周期。朱晏民寄望台股今年第三季能「稍為冷一下」,主要理由是美國大選在即,有關新聞所形成的雜音或將干擾美股,間接影響台股表現。

他續指出,台股今年第三季盈利增長,有機會受去年疫情後補庫存的高基數效應拖累,連同外資暑假期間交易可能有所減少,都有機會限制台股第三季未能持續上衝。

採訪、撰文﹕余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