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32 分鐘
  • 恒指

    19,605.50
    +346.74 (+1.80%)
     
  • 國指

    6,642.29
    +92.51 (+1.41%)
     
  • 上證綜指

    3,265.75
    +10.10 (+0.31%)
     
  • 滬深300

    3,999.44
    +17.06 (+0.43%)
     
  • 美元

    7.8463
    +0.0023 (+0.0293%)
     
  • 人民幣

    0.8778
    +0.0009 (+0.10%)
     
  • 道指

    32,560.60
    +316.02 (+0.98%)
     
  • 標普 500

    4,002.87
    +51.30 (+1.30%)
     
  • 納指

    11,860.11
    +184.57 (+1.58%)
     
  • 日圓

    0.0591
    +0.0001 (+0.14%)
     
  • 歐元

    8.4413
    -0.0022 (-0.03%)
     
  • 英鎊

    9.6210
    +0.0390 (+0.41%)
     
  • 紐約期油

    69.50
    +0.17 (+0.25%)
     
  • 金價

    1,938.20
    -2.90 (-0.15%)
     
  • Bitcoin

    28,136.29
    +584.20 (+2.12%)
     
  • CMC Crypto 200

    613.79
    +8.75 (+1.45%)
     

中國經濟復甦快於預期 引發經濟學家對央行降準降息時機的討論

【彭博】-- 中國央行承諾將通過貨幣政策支持國內經濟發展,而疫情管控放開後,經濟復甦超過預期,可能已改變央行背後的考量。

去年12年中國突然放棄動態清零政策,消費和服務業迅速復甦,一些經濟學家對否有必要實施更多刺激措施產生疑問。不過,房地產、耐久財、製造業和出口等行業依然疲軟,意味著中國央行可能認為依然有必要貫徹上個月穩成長支持內需的承諾,市場仍對央行降息或降準存有預期。

另一個可變因素是通膨。雖然全年仍低於3%的通膨目標,但預計將於周五發布的1月份數據顯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料將從12月的1.8%升至2.2%。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線下活動的重新開放勢頭相當不錯,意味著中國央行短期內降息或降準的必要性降低。他認為,如果第二輪疫情感染浪潮爆發,預計會在第二季度降息或降準。

2022年中國央行在貨幣寬鬆政策上保持合理適度,更多地依賴結構性工具對經濟提供有針對性地支持。儘管去年疫情高發,多地採取封控措施,經濟增速降至1970年代以來的次低水平,也未採取大水漫灌地方式刺激經濟。官方對過度刺激經濟和浪費政策空間持謹慎態度,同時擔心聯儲會和全球其他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之時,如果中國央行加快放寬貨幣政策,會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不過,中國央行與外國央行的差距今年可能開始縮小。投資者預測聯儲會將在年底前開始降息。隨著外部壓力下降,人民幣自去年11月以來走強,市場預期聯儲會將放慢緊縮步伐,中國經濟也會好轉。

中美10年期國債殖利率利差也從11月初約150個基點的峰值縮窄至約60個基點,說明與中國國債相比,購買美債的價值降低,從而緩解資本外流壓力,吸引海外投資者,也給中國央行必要時更大的降息空間。

一些經濟學家預計中國央行今年將小幅降準,以補充銀行間流動性。鍾正生預計2023年央行將會累計下調50到100個基點,時間窗口或在流動性通常緊張的年中以及大量政策性貸款到期的第四季度。

渣打經濟學家丁爽和彭博經濟學家曲天石等則預計中國央行將在第一季度下調一年期政策利率。渣打大中華區和北亞區經濟學家丁爽表示,在3月份政府預算獲批、財政政策開始發力前,「貨幣政策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原文標題China’s Rapid Covid Reopening Tests PBOC’s Easing Path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