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7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96
    -0.0007 (-0.08%)
     
  • 道指

    39,337.07
    +173.01 (+0.44%)
     
  • 標普 500

    5,497.98
    +15.11 (+0.28%)
     
  • 納指

    17,884.03
    +25.34 (+0.14%)
     
  • 日圓

    0.0485
    +0.0001 (+0.29%)
     
  • 歐元

    8.3555
    -0.0024 (-0.03%)
     
  • 英鎊

    9.870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1.94
    +0.20 (+0.24%)
     
  • 金價

    2,340.70
    +4.10 (+0.18%)
     
  • Bitcoin

    61,541.11
    -189.95 (-0.31%)
     
  • CMC Crypto 200

    1,280.66
    -3.17 (-0.25%)
     

中國電商發起史無前例低價大戰 商家疲於應付

中國電商發起史無前例低價大戰 商家疲於應付

中國各大電商平台多年反覆提出的 「低價」, 在今年第一次成為一場大戰,參與者都將低價列為主要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

據《晚點 LatePost》周一(24 日)報導,今年的大促節,阿里巴巴 (9988.HK) (BABA) 、京東 (JD)(9618.HK) 、抖音等電商平台都發起了史無前例的低價大戰。

如何做低價,他們的做法差不多:繼阿里巴巴和京東之後,抖音也跟進,把 「價格力」 定為 2024 年戰略優先級最高項目。

抖音在年初啟動低價戰略以來,把價格列為一級指標之一,調整流量分配策略,對 「全網低價」、「同款低價」 的商品進行流量傾斜,如果商家把商品賣貴了,就會失去自然流量。

一個在所屬類目排第一的商家對說,今年 「618 」期間,各平台比價和低價競爭更激烈,也更相似,商家疲於應付,他每天要花大量時間處理和價格有關的事情,比如處理平台系統比價查到的錯誤低價訂單、處理申訴。「6 月的銷售額一些時候還沒有 4、5 月的日銷好。」

當所有平台都以低價追增長,沒有幾個品牌可以對抗這樣的趨勢。當利潤空間無可壓縮,企業就會尋找其他出路,不管是減少員工的數量和薪酬、縮減研發費用、清退經銷商,還是壓低上游成本、調整採購標準。低價省出來的錢,最後總得有人出。

競爭對手動作頻頻,拼多多 (PDD-US) 並未在 618 期間直接應戰,但拼多多也推出更多因應措施,以鞏固自己的 「低價」 心智。

拼多多原計劃 2024 年控制其人民幣(下同)百億補貼頻道的預算,但拼多多已經在今年第 1 季調整計畫,將年度預算增至百億元以上,希望在現有品類上維持全網低價優勢,並順應市場趨勢,拓展更多品類和品牌商品。

百億補貼是拼多多過去五年推出的最成功產品之一,幫助拼多多在消費者側形成了低價正品的用戶心智。目前百億補貼佔拼多多 GMV 的比率超過 20%。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