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1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4 (+2.03%)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英鎊

    9.778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Bitcoin

    63,970.22
    -721.45 (-1.12%)
     
  • CMC Crypto 200

    1,333.48
    -63.06 (-4.51%)
     

中銀香港VS恒生 邊隻更值得買入?

在本港銀行股中,市場常常拿恒生(SEHK:11)及中銀香港(SEHK:2388)作比較。兩者的母公司都大有來頭,一間是國際大型銀行集團的匯豐(SEHK:5),而另一間則是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SEHK:3988)。而且兩者市值接近,派息也同樣具吸引力,比較之下應如何選擇?

恒生與中銀的分別

恒生銀行的主要市場是香港,雖然亦有覆蓋內地及東南亞地區,但最大收入依然來自香港市場。而中銀是本港三間發鈔銀行之一,為其在樓宇按揭業務帶來優勢,在港樓按市場佔有率高,經常與匯豐爭霸;加上其中資背景,還有利中資企業的融資業務。同時,中銀是本港唯一的人民幣清算行,所有經其結算的人民幣都可以產生收入。而隨著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發展的推行,中銀亦積極走出香港,轉向地區性的商業銀行定位發展,過去幾年向母公司中國銀行收購東南亞地區的銀行業務,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文萊、柬埔寨、越南和菲律賓等地的銀行。可見中銀相較恒生,市場空間較大,增長潛力亦較強,但隨之而來就是風險亦同樣上升。

誰強誰弱?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銀股東應佔綜合期內溢利 172.54億元(港幣・下同),按年跌 1.7%;恒生卻溢利 136.56億元,按年升 8%,按半年更大增 23%,優於市場預期。事關恒生的非利息收入表現強勁,尤以保險業務最為突出,收入按年升 37%。在業務盈利能力方面,恒生的數字也是稍勝中銀,尤其淨息差要比中銀高 0.43個百分點。

恒生

中銀香港

淨息差

2.02%

1.59%

淨利息收入同比變動

+11%

+12.2%

成本效益率

28.2%

25.81%

平均總資產回報率

1.7%

1.25%

不過,兩所銀行的淨息差都按年上升 0.05個百分點。但中銀若計入外匯掉期合約的資金收入或成本,調整後的淨息差為1.69%,上升 0.13個百分點。恒生若「以公平價值計量之金融工具收入淨額」下列賬,淨息差反按年跌 0.04個百分點。

廣告

恒生淨息差的下跌,從客戶存款結構中能看出一二。活期的儲蓄存款年利息往往不足 1%,而定期存款就較容易超越 1%水平,換句話說,活期儲蓄佔比愈大,對銀行的成本愈低,其淨息差亦會拉高。截至2019年上半年,恒生的活期儲蓄佔總客戶存款的 56.96% ,中銀則只有 44.6% ,所以形成了兩者淨息差的差距。但截至2018年底,恒生的活期儲蓄佔總客戶存款比重 59.78%,可見其按半年低了近 3個百分點,反之中銀的這個比重也有下降,但降幅只有 0.4個百分點。

另外,中銀近年在收購擴展的同時,成本效益率仍然維持在業內較佳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只微升 0.42個百分點,反映了集團的盈利能力。

總括而言,恒生的作風較保守,理應對接近退休年齡的投資者較為合適,但在宏觀經濟不景的當下,保守未必是良策,恒生固守家門,但很快也要面臨虛擬銀行的衝擊。恒生財務總監梁永樂亦表示在此經濟蕭條之下,下半年的淨息率不敢樂觀。中銀以攻代守的走出去可能才覓得出路,對長線投資者而言,不僅潛力更大,集團提升了競爭力對投資者而言亦更穩健。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Jack Yip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