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43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16.47
    -373.46 (-2.06%)
     
  • 國指

    6,324.05
    -153.19 (-2.37%)
     
  • 上證綜指

    2,945.85
    -26.67 (-0.90%)
     
  • 道指

    39,147.44
    +19.64 (+0.05%)
     
  • 標普 500

    5,477.85
    -0.05 (-0.00%)
     
  • 納指

    17,841.90
    +36.74 (+0.21%)
     
  • Vix指數

    12.31
    -0.24 (-1.91%)
     
  • 富時100

    8,179.68
    -45.65 (-0.55%)
     
  • 紐約期油

    81.96
    +1.06 (+1.31%)
     
  • 金價

    2,337.50
    +24.30 (+1.05%)
     
  • 美元

    7.8085
    -0.0005 (-0.01%)
     
  • 人民幣

    0.9303
    +0.0003 (+0.03%)
     
  • 日圓

    0.0483
    0.0000 (0.00%)
     
  • 歐元

    8.3573
    +0.0190 (+0.23%)
     
  • Bitcoin

    61,435.68
    +560.43 (+0.92%)
     
  • CMC Crypto 200

    1,282.27
    +16.13 (+1.27%)
     

京能向2.7元進發|何車

京能清潔能源電力(579,H股市值54.3億元,A+H總市值158億元)前周四晚宣布Q1業績,績前一日最高2.08元,績後最低1.89元,上周五收2.01元,趁低上車。

1)京能在國內從事燃氣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水力發電。2022財年(12月年結),營收200億元人幣,升7%,純利28.47億元人幣(EPS 0.345元人幣),升12.6%。去年金融資產減值及確認商品合約虧損,共2.08億元人幣,而前年則有盈利1.66億元;不計這兩個項目,去年盈利增幅達29%,非常理想。

Q1盈利=去年全年46%

2)今年Q1,京能營收63.26億元人幣,按年微升2%;純利13.08億元人幣,按年只增5%;但Q1盈利,已相等於去年全年的46%。

今年全年,京能盈利增幅預測明顯增大,除了因為金融資產減值及商品合約虧損可能告一段落外(可令集團盈利提升7%),電力需求復常(去年Q2及Q4電力需求受疫情影響),發電成本估計大降,亦令業績大大受惠。去年在營收增長7%的情況之下,燃氣成本91.9億元人幣,只增1.36億元人幣,今年天然氣大跌價,京能燃氣成本可能減少數億元人幣。

京能今年盈利預測不妨進取一些,料賺35億元人幣(EPS 0.424元人幣),增幅23%,預測PE僅4.2倍;過去6年平均5.6倍。預測PB 0.45倍,過去6年年平均0.6倍。

預測高息7.9厘

3)京能2022財年末期息0.1202元人幣(例牌不派中期),大增71%,遠高於盈利增幅。2023財年預測派0.14元人幣,股息率7.9厘;過去6年平均5.1厘。

廣告

4)京能今年以來上升9%,大唐新能源(1798)大升31%。大唐新能源今年預測PE 7.1倍、PB 1.05倍、股息率2.0厘,京能數據較其吸引得多。

以下是潔能股今年預測估值:

.京能:PE 4.2倍、PB 0.45倍、股息率7.9厘;

.新天綠色(956):PE 5.1倍、PB 0.56倍、股息率6.9厘;

.協合新能源(182):PE 5.1倍、PB 0.57倍、股息率5.6厘;

.中廣核新能源(1811):PE 5.8倍、PB 1.0倍、股息率3.0厘;

.粵豐環保(1381):PE 6.4倍、PB 1.01倍、股息率3.3厘;

.大唐新能源:PE 7.1倍、PB 1.05倍、股息率2.0厘;

.龍源電力(916):PE 8.0倍、PB 0.84倍、股息率 2.4厘;

.信義能源(3868):PE 12.I 倍、PB 1.31倍、股息率8.1厘;

母企曾2.7元私有化

5)京能母企兩年前提出以每股2.7元私有化,未能成功,當時PE作價8.4倍、PB 0.81倍。現時估值,只相等於當年私有化作價估值約一半。

京能前收2.01元,目標2.7元,潛在升幅34%。華泰(4月)睇2.55元,交銀國際(4月)睇2.31元。

阿里巴巴(9988)上周五知會交易所,將於下周四(18日),宣布2023財年(3月年結)業績,較去年提前8日。

阿里今年2月23日宣布Q3業績,績後至今,彭博收集阿里ADR(美,BABA)大行報告共50份,只有兩份叫Hold、一份Neutral,其餘都是叫Buy、Outperform、Overweight,沒有一份叫Sell。平均目標142.39美元,折合港價140港元。相信阿里下周四宣布末績後,仍是絕大部分大行叫 Buy,利好股價。

阿里今年1月26日股價121.3元,上周五81.65元,跌幅33%(恒生科指同期只跌18%,恒指只跌11%)。彭博綜合劵商的阿里經調整EPS 5.96元人幣,預測PE 12.1倍、PB 1.43倍;恒生科指預測PE 27.2倍、PB 2.19倍,阿里較指數有大折讓。

阿里趁低買入,目標重溫:125元,潛在升幅53%。麥格理(上周四)睇152.6元,中信建設(上周三)睇144.4元。

何車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