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9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97
    -0.0006 (-0.06%)
     
  • 道指

    39,164.06
    +36.26 (+0.09%)
     
  • 標普 500

    5,482.87
    +4.97 (+0.09%)
     
  • 納指

    17,858.68
    +53.53 (+0.30%)
     
  • 日圓

    0.0483
    -0.0000 (-0.02%)
     
  • 歐元

    8.3530
    -0.0048 (-0.06%)
     
  • 英鎊

    9.8690
    0.0000 (0.00%)
     
  • 紐約期油

    82.53
    +0.79 (+0.97%)
     
  • 金價

    2,339.00
    +2.40 (+0.10%)
     
  • Bitcoin

    61,398.89
    +530.88 (+0.87%)
     
  • CMC Crypto 200

    1,279.72
    -4.11 (-0.32%)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接近波幅限制 中资大行分段防守做法遭挑战

【彭博】-- 随着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跌至去年11月份以来的最弱,部分细分品种市场已出现因触及日内波幅限制而暂停交易的情形。除非美元出现大幅下跌,否则在人民币季节性分红购汇压力8月见顶回落之前,这一现象可能频繁出现。

虽然中资大行持续提供美元流动性,但周一日盘结束后,即期市场中常规的T+2品种一度距离2%的交易限制价格仅1个点子。多位交易员此前表示,过去几天中,大行在本月中旬采取的日内分段防守、保障各细分品种交易的做法明显受到了挑战,导致T+0和T+1结算的即期及相关掉期产品的正常交易受到影响。

这也凸显出虽然中资大行有意保障细分市场交易,但随着贬值压力上升,维稳难度也正变大。在4月客盘购汇压力沉重、部分即期和掉期产品交易暂停后,5月份中资大行一度将防线前移至中间价弱方1.9%附近,但本月随着美元反弹,大行的防守空间显得捉襟见肘。

交易员们指出,在季节性购汇需求升温的背景下,本月在岸市场多数时间都需要中资大行的美元卖盘来平衡供需,大行因而一度在上午时段通过美元卖盘将人民币支撑在更为偏强的位置,下午再逐步容许价格走弱,来避免T+0和T+1这些品种过早触及波幅限制;不过,上周三美国公众假日因素给上述产品定价带来扰动,且周四中间价意外显著调弱令贬值压力陡增,造成T+0和T+1理论价位弱于其波幅限制的情况。

“在岸汇率触及波幅限制可能会进一步推升人民币贬值预期,造成人民币过快贬值,也增加汇率超调的风险,”瑞穗银行首席亚洲汇率策略师张建泰在采访中说,后续在岸市场仍可能避免触及波幅限制,以减低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压力,并提供足够流动性维持交易。

廣告

企业倾向于根据自身现金流特点,选择不同交割时点的即期品种来匹配需求,例如通常能源进口相关企业更为青睐T+1交易。中资大行先前采取分段防守的方式,能够尽量满足企业的正常购汇需求,而非放任这些市场陷入停滞。

中国目前将T+0至T+2的三个品种均列为即期品种,受到中间价上下2%波幅区间同一价位限制。受当前中美利差倒挂影响,美元/人民币掉期点为负值,交割日期早于T+2的两个品种在考虑隔夜掉期点和明日/次日掉期点息差后,交易价格要弱于T+2价格,因此在人民币贬值时,T+0和T+1会先于T+2即期相继触及波幅限制价位。

上周四和周五时,由于中间价明显调弱,交易员称日内购汇持续偏多,中资大行日内在7.26元弱方报价卖出美元,距离中间价2%计算的波幅下限不远。根据掉期点计算的T+0和T+1理论价格已明显超出波幅下限,虽然交易中心报价显示这两个品种在距离下限强方不远处仍有零星成交,但相关掉期点日内则无成交。

虽然T+3及更长期限的远期产品不受中间价2%波幅限制,但因2022年9月起央行上调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企业即便进行T+3远期购汇也需要缴纳为期一年的、名义本金20%的无息准备金,因此短期的境内购汇需求更加依赖于即期产品。

(更新第二段中T+2即期接近波幅区间限制价位)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