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862.37
    +84.27 (+0.22%)
     
  • 標普 500

    5,482.18
    +8.95 (+0.16%)
     
  • 納指

    17,842.00
    -15.02 (-0.08%)
     
  • Vix指數

    12.42
    -0.33 (-2.59%)
     
  • 富時100

    8,190.25
    +48.10 (+0.59%)
     
  • 紐約期油

    80.74
    +0.41 (+0.51%)
     
  • 金價

    2,335.80
    +6.80 (+0.29%)
     
  • 美元

    7.8076
    -0.0025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0 (-0.02%)
     
  • 歐元

    8.3897
    +0.0088 (+0.11%)
     
  • Bitcoin

    64,808.49
    -419.63 (-0.64%)
     
  • CMC Crypto 200

    1,344.92
    -44.48 (-3.20%)
     

债券交易员对今年降息态势已有定论 将从点阵图找出明年利率走向

【彭博】-- 债券交易员已经接受了整个2024年利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较久的前景,美联储本周将举行会议,或可从中找出2025年及之后相关政策的线索。

该央行官员们周三将更新季度经济和利率预测——称为点阵图。截至3月,官员还在暗示,2024年将降息三次,每次0.25个百分点,但面对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包括5月份强劲的就业增长,预计美联储官员将下调这一预测。

就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前几个小时,有关通胀的最新数据可能会显示,物价运行远远超出该央行的舒适区。原本许多人预期会有一系列降息,但数据留给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余地不大,投资人在争论的是:未来的宽松是否只会在明年小幅调整政策。

WisdomTree固定收益策略主管Kevin Flanagan说,“我们很快就会将目光放到2025年”。“也许今年会降息一两次,但明年我们会降息多少?”Flanagan说。“随着我们进入今年下半年,这很快就会成为关注焦点。”

由于经济保持相当强劲,美联储自7月份以来一直维持利率在5.25%-5.5%的区间,导致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徘徊在略低于5%的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徘徊在4.5%左右。

尽管市场预计今年降息幅度将不到两次,每次0.25个百分点,但普遍认为,随着经济最终降温,宽松周期将会启动。

通过最近的利率选择权交易,认定美联储政策利率在明年和2026年会维持在高位的仓位有所回升。选择权交易员比掉期市场的同业更加鹰派,2026年3月的选择权将美联储利率目标定为约5.75%,掉期则显示,届时利率约为4%。

廣告

根据预估中值,在3月份点阵图中,美联储12月将把政策利率下调至4.6%,然后到2025年底下调至 3.9%。只有微弱多数的官员表示,预计今年将降息三次,近半的政策制定者倾向于在2024年降息两次或更少。

TJM Institutional策略师David Robin说,“要么是两次,要么更少。如果2024年从至少两、三次变成一次或零次,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惊讶”;他在债务衍生性商品市场工作了数十年。

尽管联邦基金利率超过5%,但经济的韧性和宽松的金融状况引发了人们的讨论,认为政策并未真正具有限制性,可能还需要升息。

“随着数据在整体上好坏参半,关于政策是否限制性的争论还将继续,”摩根大通资产管理投资组合经理Priya Misra表示。劳动力供应强劲,但消费者信心和小型企业的招聘意愿正在减弱。

她预计FOMC将显示,2024年降息次数的预估中值是两次,2025年为三次。

原文标题Bond Traders Will Follow the New Fed Dots All the Way Into 2025

--联合报道 Edward Bolingbroke、Carter Johnson.

(增加第8段后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