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663.81
    +398.09 (+0.60%)
     
  • CMC Crypto 200

    1,377.08
    -40.79 (-2.88%)
     

【價值物語】思考本質

【價值物語】思考本質

近日美國Meme股(沽空率高的細價股)再度熱炒。年輕朋友說GameStop(GME)上過120美元,所以50美元是抵,結果轉眼又跌至20美元。對他而言投資便似賭錢。虛擬貨幣也一樣,股神畢非德曾經說過,即使10美元可以買下全世界的比特幣,他都不買,因為那只是一堆數字代碼。

買土地會有農作物收入,買房屋會有租金收入,買股票則有股息收入。你用100元買股票,預期收益率(Earning Yield)有6%,高過市場無風險利率,這才是投資。

高位買虛幣如同接火棒

惟虛擬貨幣(和黃金)什麼都不會產出,你只有通過交易來獲利,要有儍瓜替你高位接貨。「大戶」會拉高帶挈你賺錢?「大戶」只是借助你來出貨,要不是他們如何賺錢?Meme股和虛擬貨幣的本質不是投資,而是接火棒。

互聯網普及後,網上資訊愈來愈多,健康資訊也不少,但人們的身體有沒有比10年前好? 數十年來一直說脂肪是壞蛋,但近年又指糖才是致病變老元兇。那麼幾十年來飲汽水吃甜品的人怎麼辦?又如近年流行斷食,168、204、5+2什麼都有,不過,近日又有研究稱,168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到底信邊個先真?

現在醫學廣告詞彙愈來愈多,不單有高血壓、糖尿病,還有高血壓前期、糖尿病前期,30歲便是初老,50歲便是半百老人,先不論能否喚起對健康的關注,但看完隨時讓人焦慮。

市場資訊並非真理定律

這些資訊的本質真的就是資訊,而不是真理定律,聽聽就好。健康生活大概就是來自四大點: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愉快心情。冇病冇痛正常人為何要隨便改變飲食或生活習慣?

廣告

蓋茨(Bill Gates)提到要把身體當成聖殿一樣供奉。畢非德也表示,你把身體想像成一輛車子,而你會用這輛車80年,那麼你就會慎重的對待身體。別人說便跟着做,用身體來嘗試,經年累月的斷食、生酮飲食,得唔得㗎?

不只身體是聖殿,投資本金也是。看到電視節目上的投資專家指哪家股票好,就跟着買,咁樣又得唔得㗎?比你還年輕的理財顧問,着了一套醒目西裝,又或者化咗個靚妝,帶咗隻名錶,就變成理財專家,又得唔得㗎呢?專家們的本質,或只是金融業從業員。亂信專家,可能要令你努力多許多年。

複雜問題有時不用想得太複雜,想想問題的本質就可以了。這幾天股市表現不錯,投資者總是在想應不應入市?升浪會不會繼續?

這點其實很簡單,想想投資的本質就可以了。投資是買股票而不是買市場,理會指數幹啥?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公司到底是生產現金機器,還是會消耗現金。如果是前者的話,價格合適就可以買。後者的話,還是留給別人買好了。

hcl.hkej@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