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滙豐踏上賣產重整路的投資價值
滙豐(0005.HK) 以101億美元將加拿大銀行業務出售,預期2023年底完成交易,估計帶來稅前利潤約57億美元。另亦表示會研究新西蘭零售銀行業務。滙豐若踏上不斷出售資產重整之路,投資價值是否能進一步釋放?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賣加業務後或作特別分派
滙豐早前宣布,同意以135億加元(約101億美元)現金出售加拿大業務予加拿大皇家銀行(RBC Royal Bank),預計今次出售將為滙豐帶來約57億美元除稅前利潤,待監管機構和政府批准後,交易將於2023 年底完成。基於出售業務,董事會表示,會積極考慮通過派發一次性股息及/或股份回購,將交易創造的額外資本適量退還股東。而分派料於2024年初以後進行。受消息刺激,滙豐股價周三升超過2%。
在賣出加拿大零售銀行業務後,滙豐據報正評估新西蘭零售業務的戰略選項,但會保留新西蘭的批發銀行業務。另外,將於明年4月起,關閉英國114間分行,較之前預告多45間。滙豐指,關閉的分行每星期到訪人次不足250人,未來將投資改善餘下分行。
業務重整一直進行
對滙豐來說,歐洲是近年拖累業務地區,從第三季業績看,今年第三季及九個月,只是歐洲業務錄得列帳基準除梲前虧損。
滙豐今次賣加拿大業務有進帳,兼有機會增派息,所以市場有正面反應,但如不善忘會記得2021年中出售法國零售銀行業務予美國私募股權公司Cerberus,就產生約23億美元的除稅前虧損。因此,滙豐透過重整業務錄得額外收入並作分派並非十分值得高興,股價短期即使受刺激,惟長期表現是取決於可持續業務的盈利前景。只要大家細心分析加拿大及法國兩項交易背後就會明白,其他人願意出高價買是因為本身業務具價值,如果價值低不一定賣得出。
借鑑花旗賣零售業務股價刺激有限
國際銀行要賣零售業務一點也不奇。實際上,最大刀闊斧的並非滙豐,而是香港人也熟識的花旗銀行(C)。花旗近年表現遠遠落後同業,2017至21年期間,收入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負0.6%,過去兩年受到信貸撥備影響。
於2021年2月,集團首席執行官Michael Corbat退休,由Jane Fraser接捧,成為美資大型銀行首位女話事人,並且宣布重整計劃,要撤出13個地區的零售銀行業務,將焦點投放在更具潛力的財富管理、投資銀行、支付業務。
在計劃出售13個地區中,9個已簽協議,其中澳洲及菲律賓已賣,預期今年完成泰國、馬來西亞、巴林交易,而越南、印度、台灣、印尼交易預期於2023年完成。
縱然如此,花旗股價表現都遜於同業,而且是十分少數股價低於帳面值的美國銀行,市帳率只有0.52倍。每股有型帳面值為80.34美元,對於周三收市價48.41美元,現價存折讓。另外,花旗業務有待改善,但願意派息及回購,股息率達4.2厘。惟從花旗股價表現可見,市場更看重是可持續業務表現,好像在上季其投行業務收入跌64%,較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分別跌55%及47%更差。
因此,滙豐如只是繼續賣零售銀行業務,對股價刺激作用未必好大,未來要看會否將英國或亞洲業務分拆,才可能更為刺激股價。
是日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