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28.52
    -306.80 (-1.67%)
     
  • 國指

    6,439.82
    -116.28 (-1.77%)
     
  • 上證綜指

    2,998.14
    -7.30 (-0.24%)
     
  • 滬深300

    3,495.62
    -7.66 (-0.22%)
     
  • 美元

    7.8057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97
    -0.0001 (-0.01%)
     
  • 道指

    39,150.33
    +15.57 (+0.04%)
     
  • 標普 500

    5,464.62
    -8.55 (-0.16%)
     
  • 納指

    17,689.36
    -32.23 (-0.18%)
     
  • 日圓

    0.0486
    -0.0003 (-0.55%)
     
  • 歐元

    8.3463
    -0.0082 (-0.10%)
     
  • 英鎊

    9.869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0.59
    -0.70 (-0.86%)
     
  • 金價

    2,334.70
    -34.30 (-1.45%)
     
  • Bitcoin

    64,443.68
    +202.79 (+0.32%)
     
  • CMC Crypto 200

    1,350.97
    -9.35 (-0.69%)
     

利率再升新興市場將出現黑天鵝

近日有一新盤開售,有新聞指該樓盤將可能將以成本價發售,而且亦有很多新盤劈價促銷。而且我們在研究住宅樓市的時間,我們必須計算總成本。但是很多人認為樓市近月有回套,但事實上由於利率上升,我們購買樓房的成本在上升,所以明跌實升?

首先我們以1000萬的樓作為例子,假設九成按揭,借900萬,那麼在2.15的按揭利率下,30年總利息支出HKD 3,219,360。同時如果利率上升至3.6%的時間,我們發現30年總利息支出HKD 5,728,429。所以總成本上升2,509,069。那麼大家在想如果樓市下跌100萬,那麼實際上總成本是明跌實升。

當然如果利率持續上升,這上升的會持續,並且利息每升1厘,樓價貴200萬。

當然利率可升可跌,但同樣地工資及收入亦如是。

那麼我們應該要思考一個問題,甚麼時間才是買入的好時機。 首先大家要明白甚麼事買樓安居樂業,甚麼事令到自己陷入債務的困境?如果你買入一間樓會令到自己每個月還款壓力很大,這絕對不是安居樂業。同時問自己可否保證未來的工資每年都是上升?當然對於一些年輕人或者一些行業可能都會有機會達到,但是經歷過1997年2003年及2008年的人絕對不會認為工作或工資是有保證的。

曾經有一名行家在筆者的面書留言:「量寬係乜你都唔識,樓市點會跌?」,而筆者在2019年在毫無先兆下在本欄公開指2020年全球放水,美國出QE4,但我一直講不要加最後一口槓桿,因為這是孖啡不能治量寬下的癌症。而今年本欄變成了樓市的專欄,但是很多人在賭美國會減息而令到樓市重回十年的上升軌跡。但是量寬退場將引來眾人共業。

廣告

對於很多因為量寬而沈醉在假陽春的人來說,這十年是美好的時光。很多看好樓市及看淡樓市的人在網上不停互相責罵,但是投資是要理性。如果美國縮表,那世界是否如你想像一樣? 當然更多的人會告訴你,美國不夠膽加息因為負債沈重,剛性需求及北水能抵消縮表影響,加息表示經濟好有利資產價格等。

記起「The Big Short」當主角走入投資銀行提出沽空信用違約掉期(CDS)的時間,投資銀行的代表都拍掌大笑。正如我19年我講庚子年的時間,及講2020年全國大放水,美國出QE4的時間,很多人都拍手大笑,到今日被笑「量寬係乜你都唔識」。但是我反問,每次危機的時間,拍掌大笑的人或者專家們有提早警告嗎? 正如「The Big Short」的其中一個角色Jared Vennett 走去推銷基金時提出美國次按危機的時間,主角之一的Mark Baum問「為什麼沒有人提過?」。

事實上,我們已經進入了歷史上罕見的公司及國家債券泡沫時刻之一。美債的上升正常情況下其他國家或公司債券定必要上升其發債息率(即價格下跌)。過去十年大量公司以債擴張,不賺錢公司可以靠融資而變成巨無霸。而疫情的無限QE打上孖啡令到癌症變得更嚴重。例如阿根庭等新興市場在過去十年一次又一次大舉發債。但是如果市場突然出現一些突發因素,那不容少看其震盪的恐怖,所以小心債券泡沫而引發出的災難。對於所有這些公司債券來說,利率衝擊將帶來顯注的系統性風險,儘管許多投資者都有緩解措施來抵禦拋售壓力。但先不講太遠,全球的新興市場國家及公司債都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發行新債去還舊債。如果發生將無可避免沖擊樓市。

我們不是要分析新聞,我們不是要分析人人都知的事。我們是要預測,及提前部署。

甚麼是最好買入時機,用價值投資的概念去跟大家講,當樓市出現足夠的安全邊際(股票內在價值與股票價格的差距,當差距越大,越能降低投資虧損的風險)才是真正的買入時機。

作者:江恩小龍劉君明

江恩理論及經濟周期專家,曾到中港台三地演講及出版多本技術分析書。目前在證券公司專注於債券,股票及投資帳戶組合管理。 網站: https://ericresearch.org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