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2 小時 58 分鐘
  • 恒指

    17,721.01
    -368.92 (-2.04%)
     
  • 國指

    6,334.35
    -142.89 (-2.21%)
     
  • 上證綜指

    2,957.39
    -15.13 (-0.51%)
     
  • 滬深300

    3,465.98
    -14.29 (-0.41%)
     
  • 美元

    7.8077
    -0.0013 (-0.02%)
     
  • 人民幣

    0.9304
    +0.0004 (+0.04%)
     
  • 道指

    39,127.80
    +15.64 (+0.04%)
     
  • 標普 500

    5,477.90
    +8.60 (+0.16%)
     
  • 納指

    17,805.16
    +87.50 (+0.49%)
     
  • 日圓

    0.0484
    +0.0001 (+0.25%)
     
  • 歐元

    8.3487
    +0.0104 (+0.12%)
     
  • 英鎊

    9.8630
    +0.0070 (+0.07%)
     
  • 紐約期油

    80.69
    -0.21 (-0.26%)
     
  • 金價

    2,310.60
    -2.60 (-0.11%)
     
  • Bitcoin

    61,035.65
    -668.96 (-1.08%)
     
  • CMC Crypto 200

    1,269.33
    -14.46 (-1.13%)
     

华尔街巨头的中国梦 围上了重重防火墙

【彭博】-- 华尔街一家银行巨头不再向中国内地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敏感的公司战略,这样就不会走漏出去,也不用过后被要求提供细节。

附近欧美其他银行的中国公司里,高管斥资数千万美元,将财务数据存储在本地,建立起本土内控措施。有些子公司甚至考虑重组资产负债表,与母公司保持独立。

这些不过是全球金融巨头中国子公司背后筹划的部分举措,旨在应对中美两大经济体纷繁复杂的紧张局势,适应保障国家安全的新规要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汇丰控股等众多银行业巨头已在中国深耕多年,且关系深厚。

美国和欧洲银行的子公司因此对中国业务设起“围栏”,其规模在现代国际金融业实属罕见。曾被全球巨头视为未来几十年扩张重点的银行业子公司,如今运营更加独立,竞争力有时也在下降。

鉴于这些措施及其影响非常微妙,十几位高管和其他了解情况的人士要求匿名及不透露所在公司。

林林总总的因素,打破了几年前华尔街大公司还在追求的梦想。2020年,中国加快向投资银行巨头开放市场,允许外资全资控股在内地的合资公司。银行高层曾希望将这些业务能与强大的总体实力珠联璧合,伴随中国经济不断增长,提高项目和交易的竞争力。

但现如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且政策不断变化调整,这方面努力变得更有挑战,外资子公司与本土巨头竞争时也力不从心。

高盛CEO的谨慎

眼下让全球银行最惆怅的,是遵守中国的数据安全法会限制企业从内地跨境传输数据的能力。这一新规使得许多银行和资管公司建立了在岸数据中心,增加了成本和管理难度。

廣告

据彭博新闻社去年12月报道,由于将中国和其他地方的信息分离开以及技术本地化的过程非常复杂,较晚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花旗不得不推迟设立全资证券业务。高盛、瑞银等其他公司已就这一问题努力多年。

但高管们表示,让人头疼的数据管理只是问题之一。他们更担心中美贸易或台湾问题的紧张局势有朝一日会迅速恶化,或危及几十年来辛苦建立的子公司运营能力。

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在11月的会上表示,中美发生冲突的风险,现在超过了对所有其他地缘政治的担忧,并指出鉴于最近形势不明朗,公司降低了中国的风险。

“我们会更加谨慎一些,”他说。“这些问题不容易破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重申“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并称“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削减敞口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和美国银行家的担忧,在银行的季度报告中愈发明显。财报中通常会列出对各个国家的敞口,不过高盛没有报告中国的此类数据,而其他竞争对手的财报总体显示在大规模撤退。

中国限制数据跨境传输,或阻碍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领域相对常规的活动。

据一位因讨论内部事宜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一家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欧洲大行取消了部分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计划。相关规定禁止该公司向海外投资者提供底层汽车贷款的详细信息,而这些投资者需要信息去做尽职调查。

商务旅行也麻烦起来。知情人士称,德勤和毕马威的美国合伙人访问中国时,不能进主办公区,电脑使用权限也有所限制。中国的合伙人访问美国时也是如此。

就连香港作为全球金融公司重要的亚洲交易中心,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审视。德勤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最近将香港与俄罗斯和中国内地一样,列入一些合伙人需要获得特别批准才能前往的名单。

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和银行的发言人不予置评。

一些行业高管私下希望中国领导人可以明确规则,为国际公司创造更容易遵守的途径。

其中一个想法是开辟“绿色通道”,可加快数据传输的申请速度。毕竟跨国银行更有能力促成某些交易。香港去年年底启动试点计划,以帮助简化大湾区内的数据传输。

“这不仅仅是安全问题,还是经济稳定问题,”弗吉尼亚大学媒体研究副教授Aynne Kokas说。她撰写了一本有关中国数据的书。

Kokas称,如果国际参与者不能跨境传输数据,中国公司似乎会有优势。但许多本土公司并没有像在国内那样做好了出海准备。

这些银行最起码希望数据规定更加明确,以免与官员认为可以接受的规则意外相左。

欧华律师事务所数据保护和隐私全球联席主席Carolyn Bigg表示,企业不要不当回事,中国当局可能会对无所作为的企业高调执法,从而以儆效尤,让企业知道合规义务的重要性。

数据移动也是合规的关键。全球银行为监测洗钱或其他非法活动,投入数十亿美元建立了复杂完善的系统,但如果数据不能在跨境流动,就更难做到这一点。规定可能会阻止将客户详细信息、公司内部财务甚至员工资料的数据进行传输,但在本地管理此类系统成本也会很高。

上海咨询公司Z-Ben Advisors的董事总经理Peter Alexander表示,企业想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整合间接成本——例如内部控制、人力资源和其他职能等成本。

但他表示,根据与跨国公司的“多次谈话”,中国子公司一旦得自行承担,费用会飙升约30%。

资产管理公司也面临着类似难题。针对中国起草的私募基金行业监管新规,部分全球对冲基金提出关切,称相关措施会增加成本,并影响它们在市场的竞争力。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要在中国建立健全独立于离岸业务的风控和其他内部管理机制,以及保存历史交易记录、策略源代码、算法或策略的文字说明及其他相关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20年。

这些公司认为,有关措施会增加成本,不利于数据安全。

原文标题Wall Street’s Ambitions in China Run Into a Rising Firewall

--联合报道 Dingmin Zhang、Kiuyan Wong、Harry Wilson、Peter Eichenbaum.

(新增两个小标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