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868.04
    +89.94 (+0.23%)
     
  • 標普 500

    5,482.15
    +8.92 (+0.16%)
     
  • 納指

    17,837.82
    -19.20 (-0.11%)
     
  • Vix指數

    12.41
    -0.34 (-2.67%)
     
  • 富時100

    8,187.58
    +45.43 (+0.56%)
     
  • 紐約期油

    80.71
    +0.38 (+0.47%)
     
  • 金價

    2,335.20
    +6.20 (+0.27%)
     
  • 美元

    7.8077
    -0.0024 (-0.03%)
     
  • 人民幣

    0.9288
    +0.0003 (+0.03%)
     
  • 日圓

    0.0492
    -0.0000 (-0.02%)
     
  • 歐元

    8.3900
    +0.0091 (+0.11%)
     
  • Bitcoin

    64,852.66
    -406.49 (-0.62%)
     
  • CMC Crypto 200

    1,345.84
    -43.56 (-3.14%)
     

可持續發展成全球趨勢 一文了解投資機遇

可持續發展成全球趨勢 一文了解投資機遇

在傳統經濟學主要分為微觀經濟學及宏觀經濟學,從宏觀經濟學而言,往往受到各國政策影響,如加息、地緣政治都會受經濟構成影響。隨著全球均對於氣候變化達成一定程度共識,因此作為投資者應如何把握機遇進行投資。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已達共識的投資趨勢

以往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盡展所長發揮其競爭優勢。但近年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如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甚至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都打破既有常規。不同的產業可能會因為保護意識發展受到束縛,如高新科技產業。因此「減碳節能」相對而言是一個各國共識,較少受大環境波動影響的產業,包括各國政策都推動被視為硬需求的投資產業。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於去年11月在埃及舉行,大部份締約國成員都有出席,主要依據《巴黎協定》及《格拉斯哥氣候公約》製定氣候減緩的方針,雖然因應俄烏衝突衍生能源短缺問題而未有重大突破,但今次會議決議成立「損失與損害」氣候賠償議案基金,補償不發達國家因發達國家的碳污染而遭到的極端天氣傷害。

政府政策支持

世界各國政府對於達成碳中和已有時間表,包括制定好取締燃油車時間表、加大補貼發展綠能和減排。同時,為響應全球減排共識,各國都推動制定法案推動綠能發展,如美國總統拜登簽署《2022年降低通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 ,對綠零產業提供政府補貼,目標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40%;歐盟更早於2019年簽訂《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at Deal),期望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牢固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減排要大額投資

由於各國早已定下減排的目標,因此不同的企業都因應大趨勢開展了與減排有關的投資,根據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 發布《2022 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報告》( Energy Transition Investment Trends 2022 ) ,在全球倡議減排的支持下,2021 年全球對能源轉型的投資總額達到7,550 億美元,增長了27%。

投資方法

因應全球的趨勢,不少基金公司推出了與新能源、可持續發展板塊有關的基金,例如安聯綠能全球趨勢基金、貝萊德永續能源基金等;友邦保險旗下的強積金亦有綠色退休基金供選擇。

此外,目前也有ESG相關ETF可以選擇,例如,Global X中國潔淨能源ETF(2809.HK)、嘉實中證滬深300 ESG領先指數ETF (3108.HK)及海通MSCI中國A股ESG ETF(3031.HK)。

雖然「減碳節能」早已成為各國的共識,加上受到政府政策支持,但都有其隱憂,包括發展過程太長和投資額巨大、初期投入成本較高,因此投資者可以按個人需要以不同形式投資綠能及可持續發展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