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15.55
    -20.57 (-0.11%)
     
  • 國指

    6,368.10
    -5.38 (-0.08%)
     
  • 上證綜指

    3,030.25
    +14.36 (+0.48%)
     
  • 道指

    38,813.72
    +35.62 (+0.09%)
     
  • 標普 500

    5,480.46
    +7.23 (+0.13%)
     
  • 納指

    17,858.43
    +1.41 (+0.01%)
     
  • Vix指數

    12.47
    -0.28 (-2.20%)
     
  • 富時100

    8,195.41
    +53.26 (+0.65%)
     
  • 紐約期油

    80.78
    +0.45 (+0.56%)
     
  • 金價

    2,334.10
    +5.10 (+0.22%)
     
  • 美元

    7.8076
    -0.0025 (-0.03%)
     
  • 人民幣

    0.9287
    +0.0002 (+0.02%)
     
  • 日圓

    0.0492
    -0.0000 (-0.02%)
     
  • 歐元

    8.3904
    +0.0095 (+0.11%)
     
  • Bitcoin

    64,830.63
    -379.47 (-0.58%)
     
  • CMC Crypto 200

    1,343.32
    -46.08 (-3.32%)
     

台灣第四季GDP意外創2009年來最嚴峻萎縮 出口及投資快速降溫

【彭博】-- 台灣官方周三公佈2022年第四季GDP,顯示經濟出現急凍,創下2009年以來最嚴重的單季負成長,受全球需求大幅衰退所連累,出口在旺季不旺且投資力道放緩。

主計總處公佈第四季GDP概估較上年同期衰退0.86%,為2016年以來首次落入負成長,數據遠遜於彭博調查的預估中值成長1.2%。2022年全年成長率2.43%,為2016年來最低。

新聞稿指出,通膨及升息壓力持續抑低全球終端需求,產業鏈持續庫存調整,且中國大陸疫情惡化干擾消費及生產活動,外需明顯走弱。

「台灣的出口現在進入下行周期,會是拉低今年經濟的主要因素,」大華銀行經濟學家Ho Woei Chen在數據公佈後受訪表示,第四季數據陷入負成長顯然是因為出口出現2020年第二季以來首次萎縮,而消費需求的成長還算穩健,預期民間消費可以持續復甦,就業情勢亦尚良好。

「我不認爲經濟下滑已經見底,今年一季度可能出現技術性衰退,但料全年會有正成長,因爲消費預計回暖,特別是中國重開邊境,這些將會抵消部分發達國家的需求下降影響,」她表示。

官方數據顯示,第四季輸出與輸入相抵,國外淨需求對經濟成長負貢獻2.59個百分點。此外,資本形成(包含政府、公營與民間固定投資以及存貨變動)僅實質成長0.03%,對經濟成長貢獻持平。

民間消費則對第四季經濟成長貢獻1.29個百分點,主因隨防疫管制措施全面放寬,消費漸回常軌,加上入境逐步免除隔離,跨境旅遊回溫。

儘管去年第三季成長率靠著內需支撐仍有4%的穩健成績,但第四季出口面臨需求放緩的打擊更加嚴重,在11月與12月相繼出現雙位數衰退。財政部預測今年第一季出口會持續萎縮,短期經濟前景烏雲籠罩。

廣告

台灣製造業廠商預計進一步減產以應對悲觀前景,也將牽動民間投資降溫。標普全球(S&P Global)的台灣製造業PMI指數截至去年12月已連七個月在榮枯線下方,企業持續看淡未來一年的營運展望。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已示警第一季營收將陷入四年來首次衰退,並宣佈下修資本支出。

展望今年,歐美等開發市場正籠罩恐陷入衰退的疑慮之中,中國經濟在疫情後重新開放成為外需動能的希望所在。此外,台灣已開放邊境,觀光客回流等本地消費可望回升或可提供一些經濟支撐。

根據彭博在本月初所做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對於台灣2023年全年GDP成長率的預估中值為2.2%,相當於2016年以來最弱的表現,其中第一季料進一步放緩至0.82%。不過在最新數據公佈後,情勢或較市場預測更嚴峻。

--聯合報導 Chester Yung.

(新增第四、五段分析評論、第七段及最後三段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