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6 小時 12 分鐘
  • 恒指

    18,506.61
    +276.42 (+1.52%)
     
  • 國指

    6,570.32
    +107.37 (+1.66%)
     
  • 上證綜指

    3,101.36
    +9.68 (+0.31%)
     
  • 滬深300

    3,607.97
    +13.66 (+0.38%)
     
  • 美元

    7.8132
    -0.0035 (-0.05%)
     
  • 人民幣

    0.9256
    +0.0010 (+0.11%)
     
  • 道指

    38,111.48
    -330.06 (-0.86%)
     
  • 標普 500

    5,235.48
    -31.47 (-0.60%)
     
  • 納指

    16,737.08
    -183.50 (-1.08%)
     
  • 日圓

    0.0496
    +0.0000 (+0.02%)
     
  • 歐元

    8.4544
    -0.0133 (-0.16%)
     
  • 英鎊

    9.9400
    -0.0100 (-0.10%)
     
  • 紐約期油

    77.60
    -0.31 (-0.40%)
     
  • 金價

    2,366.90
    +0.40 (+0.02%)
     
  • Bitcoin

    68,364.01
    +672.95 (+0.99%)
     
  • CMC Crypto 200

    1,433.01
    -22.85 (-1.57%)
     

呂宇健筆|樓市長痛不如短痛|Ken Lui

近年我對樓市的睇法有變,不時被人指我唱淡樓市,但樓市豈能我話淡就淡,事實擺在眼前,樓市已經調頭向下,正如大劉早前所言,樓市風向轉了很難扭轉,而且下跌的趨勢只剛剛開始,與其長痛,不如短痛,若下月的財政預算案一次過取消所有樓市辣招,讓沽壓一次過釋出,縮短下跌周期,樓市可能還有一絲希望。

樓市周期其實很長,某程度而言,香港樓市由2003年起計的升浪持續近20年,即使由2022年開始轉跌,但至今只是調整了兩成左右,所以有排都未調完。正如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所說,以往市民儲首期買樓,往後幾年可能是儲錢沽樓,因為已變成負資產,業主要撲一百幾十萬補差價才能沽出物業,結果埋單就損失了首期、裝修、釐印、按揭公司的保費以及多年來供樓的本金。

其中2017年打後以高成數按揭買樓的業主很大機會變成負資產,啟德與將軍澳將是超級重災區,因為這兩區的未供滿比率和高成數按揭最多,一斬倉就有大量不問價銀主盤沽出,銀主盤夠一定數量,銀行就進一步調低估價。當客戶無力償還本金,銀行便要為不良貸款作出撥備,導致銀行盈利減少,銀行就會收緊信貸,屆時整個經濟體系就萎縮,成為惡性循環漩渦,導致結構性衰退。

為免於此,我認為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應宣布取消所有樓市辣招,之前的施政報告將額外印花稅(SSD)適用年期由3年縮短至2年,原意是希望市場有時間去消化第一批炸出來的單位,然後再將SSD適用年期由2年縮短至1年,繼而完全取消。如果今次財政預算案一次過取消所有SSD,以香港樓市每年有3%轉手率,計及兩個月前釋放的3年期單位,一下子就會有近10%、即十幾萬個單位沽出市場,在供應大過需求下,買家必會再睇定些,形成供求差距進一步拉闊,樓價再跌,屆時將先篩走最無實力的一班業主,有實力的投資者便會於低位入市,這樣樓市還有一絲希望。

呂宇健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Ken Lui 地產投資股票2小時免費講座https://lgltdclass.com/ken_freeclassreg_bmyt/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