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269.65
    +130.65 (+0.20%)
     
  • CMC Crypto 200

    1,373.67
    -44.21 (-3.12%)
     

《回顧與展望》JPEX事件啟示:有監管不等於有保障 投資應獨立思考

<匯港通訊> 證監會今年5月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發表諮詢總結,將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帶到投資者的視野,由今年6月1日起,所有在港運作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均受監管,各平台需從當日起計9個月內申請牌照,否則不能合法向散戶提供服務,無牌海外平台在本地積極宣傳同屬犯罪。不過,推出監管規例並不等於投資者能百份百受到保障,以監管較成熟的股票市場為例,瑞幸咖啡造假數就是很好的例子,不知多少股民因此蒙受損失。

新法例生效不久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詐騙案便在香港傳得沸沸揚揚。截至12月10日,警方累計拘捕66人,接獲2623名受害者報案,涉款高達16億元,被捕人士包括林作、YouTuber陳怡和OTC加密豹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小龍等。可能因為使用新興概念行騙較容易令人上當,但若撇除它是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其實與一般詐騙無異。

利用名人大肆宣傳的JPEX,基本上擁有了所有詐騙平台的特徵,在9月被證監會指出的可疑之處包括: 訛稱自己是一間持牌平台、為部分產品提供極高回報,以及投資者未能在賬戶中提出資產等,隨後被爆出涉嫌洗錢及交易造假,9月下旬電訊商還被要求封鎖 JPEX 手機應用程式和網站,到11月下旬,警方表示案件仍在調查之中。

JPEX詐騙案發酵 監管部門及警方出手

在事件持續升溫下,證監會徇眾要求,公布4 份虛擬資產平台名單,包括持牌平台名單、結業平台名單、被當作獲牌照平台名單,以及新增申請者名單。截至12月13日,只有OSL和HashKey被列在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名單上,並有8個平台處於申請者名單及9個平台被列在可疑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名單。

證監會在9月公布上述名單的同時,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魏弘福表示,對JPEX的調查早在2022年便已展開,當時證監發現其網站作出虛假及誤導性陳述,同年7月將其放在警覺名單(alert list)。既然早已發現JPEX有疑,事件還可以發酵到牽涉16億元及多位幫忙宣傳的藝人或網紅的地步,投資者應學懂如何保護自己,而非過份依賴法律提供的「保障」。

持牌與否,沒有一間機構或交易平台是百份百安全的,但一般來說,歷史越悠久及越多人使用的平台都相對安全,從這兩個因素看,JPEX怎樣都比不上Coinbase及Kraken等「老牌」龍頭。如果覺得上述角度過於片面,有一定規模及歷史的企業通常都有往績和背景可尋,可以知道背後是甚麼人或集團在營運,過往有沒有發生過甚麼事故,以及其應對方法。

在任何平台投資任何資產前,都要清楚自己把錢放在哪裡,持有自己資產的機構是否可信,了解投資項目的風險和價值後,才作出相關決定。 (JC)


#回顧與展望


#https://www.infocastfn.com/web/guest/news-review-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