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651.15
    +366.61 (+2.12%)
     
  • 國指

    6,269.76
    +149.39 (+2.44%)
     
  • 上證綜指

    3,088.64
    +35.74 (+1.17%)
     
  • 滬深300

    3,584.27
    +53.99 (+1.53%)
     
  • 美元

    7.8283
    +0.0005 (+0.01%)
     
  • 人民幣

    0.9251
    +0.0008 (+0.09%)
     
  • 道指

    38,239.66
    +153.86 (+0.40%)
     
  • 標普 500

    5,099.96
    +51.54 (+1.02%)
     
  • 納指

    15,927.90
    +316.14 (+2.03%)
     
  • 日圓

    0.0492
    -0.0009 (-1.74%)
     
  • 歐元

    8.3707
    -0.0275 (-0.33%)
     
  • 英鎊

    9.7780
    -0.0140 (-0.14%)
     
  • 紐約期油

    83.66
    +0.09 (+0.11%)
     
  • 金價

    2,349.60
    +7.10 (+0.30%)
     
  • Bitcoin

    62,939.73
    -1,355.72 (-2.11%)
     
  • CMC Crypto 200

    1,304.48
    -92.06 (-6.59%)
     

大茶飯│恒指不濟的核心問題(青冰)

恒指不濟的核心問題
恒指在挑選成份股時,在貼近行業周期高位納入,都是司空見慣的。 (Fokusiert via Getty Images)

恒指季檢在上周五公佈,加入四隻新貴,剔除瑞聲(2018),此股在2016年9月加入恒指,染藍後首日收市價是86.55元,昨日的收市價是15.38元,五年半以來累跌82%,不過恒指在挑選成份股時,在貼近行業周期高位納入,都是司空見慣的。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市場常詬病恒指太多地產及金融股,所以近年的新貴,絕大部分都是工商類股份,所謂的工商類股份,其實係乜都包,只要不是金融、地產及公用股,就會當作是工商類股份。現時工商類成份股有38隻,青冰找了當中26隻的資料,因其餘12隻,實在是年代久遠,沒甚參考價值。瑞聲並不是最甘,阿里健康(241)在2021年3月加入,當時股價是23.5元,短短14個月,就累跌84%,瑞聲在染藍後其實一度倍升,但隨後是四、五年的跌浪,而阿里健康呢,從染藍起計便是大跌浪,從沒令恒指開心過。

高估值納新貴+科企重創

恒指想擴大成份股數目,所以近幾年的季檢,每次都加三、四隻,但時機就比較差,從2020年起共加入17隻成份股,當中有13隻是在染藍後下跌,累跌逾兩成的股份有11隻,累跌逾四成的股份有6隻,雖說近年港股投資環境比較差,但藍籌股喎,作為港股中最優秀的企業,竟有如此大的比率是在染藍後下跌,當中不少更是暴跌,某程度上是反映選股的策略及方向,出現了極大問題。這些新貴中,有不少是高估值時加入,阿里健康當日的市盈率逾50倍,海底撈(6862)更是過百倍,李寧(2331)去年時接近80倍,現時這三隻股的市盈率變得較平,除了是盈利數字追上了,股價暴跌後估值自然平咗啦。

廣告

但最令恒指重傷的,反而是大大隻的阿里巴巴(9988)、小米(1810)、美團(3690)及京東(9618),股價自染藍後累跌三至六成,當中阿里巴巴最堅,累跌了69%。根據上周的恒指季檢通告,現時這四大股份,佔6.5%、1.7%、6.7%及2.6%,這裡合共是17.5%,對恒指是舉足輕重的。

究竟在周期頂加入十隻中小型新貴傷啲,還是科技巨頭令恒指重傷呢?坦白講,平常的一隻新貴,佔恒指比重都不會有1%,以今次的東方海外(316)、中國宏橋(1378)、中芯(981)及中升(881)為例,四股加起來只佔恒指的1.31%比重,一隻京東已是2.6%比重了,試想重磅股如阿里巴巴,累跌69%,對恒指的損害,應該遠比十隻中小型成份股勁,但當然,科技巨頭唔掂,周期頂位加新貴,雙管齊下,恒指的價值,就是這樣被摧殘的。

如果這個核心玩法不改,盈富基金(2800)是否值得長揸呢?戰友可自行判斷啦。

青冰

http://www.fb.com/chingbing888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