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941.78
    -170.85 (-0.94%)
     
  • 國指

    6,374.66
    -47.15 (-0.73%)
     
  • 上證綜指

    3,032.63
    +3.71 (+0.12%)
     
  • 滬深300

    3,541.53
    +15.40 (+0.44%)
     
  • 美元

    7.8106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84
    +0.0004 (+0.04%)
     
  • 道指

    38,589.16
    -57.94 (-0.15%)
     
  • 標普 500

    5,431.60
    -2.14 (-0.04%)
     
  • 納指

    17,688.88
    +21.32 (+0.12%)
     
  • 日圓

    0.0494
    -0.0001 (-0.22%)
     
  • 歐元

    8.3555
    -0.0313 (-0.37%)
     
  • 英鎊

    9.9060
    -0.0600 (-0.60%)
     
  • 紐約期油

    78.49
    -0.13 (-0.17%)
     
  • 金價

    2,348.40
    +30.40 (+1.31%)
     
  • Bitcoin

    66,170.52
    +186.40 (+0.28%)
     
  • CMC Crypto 200

    1,405.74
    -12.14 (-0.86%)
     

「大豆外交」再登場 中國在中美元首會晤前展現善意姿態

【彭博】-- 中國再掀「大豆外交」,在中美兩國元首會晤之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尋求拉近與美國的關係。

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僅本周就購買超過300萬噸美國大豆,這個量級令市場感到驚訝。知情人士稱,在下周拜登與習近平擬於舊金山舉行會晤之前,這是釋放善意的一個舉動。因談論政府決定,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這不是中國第一次借助大豆貿易來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在唐納德·川普時期的貿易戰中,北京多次購買和停止購買美國油籽。不過,最近中國一直在轉而採購價格更便宜的巴西供應。

隨著中國尋求與美國拉近關係 —— 兩國最近舉行了多次會談,大豆再次成為焦點。就在上個月,包括中糧國際和中儲糧集團在內的中資糧企與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邦吉和嘉吉等農作物貿易商在愛荷華州的一個論壇上簽署了11份協議,為川普時代中美貿易爭端開始以來的首次。

荷蘭合作銀行的穀物和油籽全球策略師Stephen Nicholson表示,過去六個月左右,兩國之間肯定有很多「穿梭外交」,而且拜登下周將與習近平會晤。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沒有立即置評。白宮不予置評。

本周令市場感到意外的最新訂購由中儲糧主導,將有助於增加中國的庫存。此外,美國財長珍妮特·耶倫本周也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舉行了會晤,數天之後,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5日APEC論壇間隙舉行峰會。

中國購買的美國大豆比巴西供應價格更貴,而且加工利潤率很低。全球最大農產品交易員嘉吉的全球貿易主管Alex Sanfeliu表示,中國的採購量超過了國內需求,表明中國在尋求建立庫存。

廣告

「中儲糧為何會以比巴西大豆高出許多的價格採購,中國領導人此次到訪美國是唯一合乎邏輯的解釋,」聖路易斯的獨立大宗商品交易員Ken Morrison表示。「中儲糧扮演著雙重角色;他們經營豆類壓榨業務,同時也為政府管理儲備庫存。與其他地方一樣,豆類壓榨行業在中國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壓榨企業一般不會支付高於市場價的價格。」

購買因素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諮詢公司AgResource Co.的總裁Dan Basse說,雖然採購略有一點政治因素,但美國大豆也比巴西供應更適合儲存,因為巴西大豆水分含量通常過高,而且油含量比較高。

還有一些人擔心巴西的天氣以及該國港口排起的長隊。芝加哥TJM Institutional Services的農業和大宗商品董事總經理Chris Robinson表示,美國供應的價格下跌可能也吸引了買家。他表示,中國顯然將六個月低點視為一個機會。

其中兩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還尋求在2024年總統大選之前拉近與拜登政府的關係。知情人士說,在中國經濟不像此前貿易戰期間那麼強勁的情況下,有一些對川普重新上台可能性的擔憂。

「中國人很務實,他們知道從長遠來看,美國是不能落下的非常有價值的貿易夥伴,」荷蘭合作銀行的Nicholson表示。

原文標題China’s Soy Diplomacy Makes a Comeback Ahead of Biden-Xi Meeting

--聯合報導 Michael Hirtzer、Tarso Veloso、Gerson Freitas Jr.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