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718.61
    +2.14 (+0.01%)
     
  • 國指

    6,331.86
    +7.81 (+0.12%)
     
  • 上證綜指

    2,967.40
    +21.55 (+0.73%)
     
  • 滬深300

    3,461.66
    +7.54 (+0.22%)
     
  • 美元

    7.8088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96
    -0.0007 (-0.08%)
     
  • 道指

    39,294.65
    +130.59 (+0.33%)
     
  • 標普 500

    5,499.61
    +16.74 (+0.31%)
     
  • 納指

    17,899.50
    +40.82 (+0.23%)
     
  • 日圓

    0.0485
    +0.0001 (+0.29%)
     
  • 歐元

    8.3553
    -0.0025 (-0.03%)
     
  • 英鎊

    9.870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1.87
    +0.13 (+0.16%)
     
  • 金價

    2,338.70
    +2.10 (+0.09%)
     
  • Bitcoin

    61,558.80
    -185.30 (-0.30%)
     
  • CMC Crypto 200

    1,281.13
    -2.70 (-0.21%)
     

存款繼續外逃、Fed仍在「輸血」 美銀行危機尚未結束?

美國銀行存款還在繼續湧入貨幣基金,截至 5 月 17 日當周,貨幣基金規模升至 5.34 兆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時美國聯準會(Fed)「銀行定期融資計畫」(BTFP)融資工具提供貸款規模激增至 870 億美元,危機似乎仍存。

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延續前一周趨勢,貨幣基金規模繼續擴大。截至 5 月 17 日當周,約有 136 億美元資金湧入美國貨幣基金,將其規模推升至 5.34 兆美元的歷史新高。在過去三個月內,貨幣基金規模增加逾 5,200 億美元。

貨幣基金出現持續資金淨流入,一方面是 Fed 持續加息後使得市場利率持續走高,對於存款的優勢擴大;另一方面則是銀行業危機帶來的「小銀行存款風險」讓資金趨向於安全性更高的貨幣基金。

除常規投資國庫券之外,貨幣基金還選擇成為 Fed 的 2.25 兆美元隔夜逆回購操作(ON RRP)的座上賓,大量資金遠離銀行而被存入 Fed,銀行「壓力山大」。

現在隨著美國債務上限日益臨近,短期國庫券殖利率持續下降(市場普遍認為期限相對較短的國庫券無違約之憂,因此頗受青睞),貨幣市場基金更傾向於將資金從國庫券轉移至 RRP 工具,可能會導致銀行準備金餘額進一步減少,流動性受到持續衝擊。

而通常在銀行動盪時期,準備金的減少可能會放大行業風險。並且由於目前國庫券殖利率要比 2011 年或 2013 年高得多(以基點計算,實際上高出 100 倍),利差的空間也更大,讓貨幣市場基金有更強的轉換動力。

廣告

資料顯示,投資於國庫券、隔夜逆回購操作和機構債等證券的基金增至 4.44 兆美元,增幅達 95.5 億美元。零售基金流入超過 140 億美元,機構基金僅流出少量資金。

貨幣市場資金流入的激增或許暗示,即將發布的 Fed H8 存款報告將顯示美國銀行擠兌仍在繼續。

與此同時,Fed 為銀行的輸血還未結束,截至 5 月 18 日當周,Fed 未償貸款總額為 961 億美元,高於前一周的 924 億美元。

其中,Fed 為應對矽谷銀行危機 BTFP 提供貸款激增至 870 億美元,而透過貼現窗口提供貸款降至 90 億美元。這標誌著 BTFP 的參與度越來越高。而美股銀行股本周的反彈似乎暗示,市場認為銀行業危機已經遠去。

更多鉅亨報導
摩根大通CEO戴蒙:不太可能再收購其他陷入困境的地區銀行
烏克蘭糧食出口黑海協議即將到期、西部銀行存款增長超預期 盤前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