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89.93
    +17.03 (+0.09%)
     
  • 國指

    6,477.24
    +12.75 (+0.20%)
     
  • 上證綜指

    2,972.53
    +22.53 (+0.76%)
     
  • 道指

    39,112.16
    -299.05 (-0.76%)
     
  • 標普 500

    5,469.30
    +21.43 (+0.39%)
     
  • 納指

    17,717.65
    +220.84 (+1.26%)
     
  • Vix指數

    12.78
    -0.06 (-0.47%)
     
  • 富時100

    8,294.66
    +46.87 (+0.57%)
     
  • 紐約期油

    81.13
    +0.30 (+0.37%)
     
  • 金價

    2,328.40
    -2.40 (-0.10%)
     
  • 美元

    7.8085
    -0.0001 (-0.00%)
     
  • 人民幣

    0.9301
    +0.0005 (+0.05%)
     
  • 日圓

    0.0486
    -0.0001 (-0.18%)
     
  • 歐元

    8.3534
    -0.0119 (-0.14%)
     
  • Bitcoin

    61,413.41
    +581.35 (+0.96%)
     
  • CMC Crypto 200

    1,276.62
    -7.17 (-0.56%)
     

宏觀剖析:亞洲能源政策急轉彎

日本將恢復建設核電廠,減少對進口能源依賴。
日本將恢復建設核電廠,減少對進口能源依賴。

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加劇,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持續飆升,上升的原因是萊茵河水位下降影響航運,和俄羅斯宣布從8月31日開始關閉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3天以作維修。如果俄羅斯決定進一步將北溪一號天然氣供應作為要挾歐洲手段,而在維修結束後繼續關閉管道,那麼歐洲天然氣價存在進一步飆升的風險。然而,導致最近原油向上的觸發因素,是沙特阿拉伯可能聯同其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減產。

油氣價飆 日復建核電廠

布蘭特期油合約現在已重新升穿每桶100美元的趨勢線阻力,曾返回102美元,紐約期油亦升穿下降軌阻力,曾返回96美元水平。在截至8月16日的3周內,投機交易者將原油的淨長倉減少至27.8萬手,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價格持續回升可能會引發挾淡倉,進一步推高油價。

歐洲的能源危機導致從美國、澳洲、卡塔爾運往亞洲的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持續高企,對能源進口依賴度高的亞洲國家壓力甚大,而惡劣情況將長期化。上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日本將恢復建設核電廠,消息公布當日即時為美國、加拿大、澳洲上市的鈾礦開採公司股價及鈾礦石帶來10至20%的單日升幅。

日本的本土能源資源比較少,十分依靠進口。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之前,日本稱核能為「夢想能源」,其國家戰略能源計劃旨在擴大核能的份額,到2030年滿足其一半的電力需求,減少依賴進口液化天然氣、煤、石油。但在福島核事故後,這些計劃發生逆轉,日本曾經考慮徹底淘汰核能。國際能源機構數據顯示,日本能源自給率由2010年的20%下降9個百分點至2020年的11%,在該機構追蹤的45個國家中排倒數第3。日本能源目前39%來自天然氣、31%來自煤,均依賴進口。

中印韓核反應堆產能最高

雖然日本今年戰略能源計劃的最新草案中,設想了20至22%的核能份額,但目前日本54座核反應堆中,21座已退役,只有10座獲准重啟,而其中僅有4座在運行。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使國內工業陷入漫長的寒冬,日本核能工業的基礎一直在受到侵蝕。據日本原子工業論壇公司2021年的一份報告,僅在截至2020年的3年內,就有15家公司退出核能業務;研發投入也相應減少,截至去年3月的年度總支出還不到2010年的一半。

岸田的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或多快改善這種情況尚不清楚,但總體上表達了重新加強使用核能的決心,這方面同時體現在其他依賴進口能源的亞洲國家上,當德國等歐洲國家正為應否逆轉退出核能而激烈辯論時,世界核能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建核反應堆產能最高的前3位都是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及南韓,日本則排第7,在沙特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