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79.61
    -150.58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4.86 (-0.16%)
     
  • 滬深300

    3,579.92
    -14.39 (-0.40%)
     
  • 美元

    7.8187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56
    +0.0010 (+0.11%)
     
  • 道指

    38,686.32
    +574.84 (+1.51%)
     
  • 標普 500

    5,277.51
    +42.03 (+0.80%)
     
  • 納指

    16,735.02
    -2.06 (-0.01%)
     
  • 日圓

    0.0494
    -0.0002 (-0.32%)
     
  • 歐元

    8.4783
    +0.0106 (+0.13%)
     
  • 英鎊

    9.961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7.18
    -0.73 (-0.94%)
     
  • 金價

    2,347.70
    -18.80 (-0.79%)
     
  • Bitcoin

    67,739.34
    +373.65 (+0.55%)
     
  • CMC Crypto 200

    1,425.90
    -2.66 (-0.19%)
     

專家視野:宅經濟元宇宙勢融合發展

電子支付有提速發展的勢頭。
電子支付有提速發展的勢頭。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進入第三個年頭,世界經濟和產業鏈遭受巨大衝擊,傳統經濟模式亦在疫情持續的情況下逐漸發生改變。由於各項日常生活需求在疫情下變得愈來愈依賴網絡,導致「宅經濟」加速發展的同時,催化了「元宇宙」的誕生。而傳統產業為了生存也不得不進行數碼化轉型,推動了世界經濟加速向創新科技及數碼經濟轉型,各國政府均欲搶先進入經濟新賽道,以爭奪對新經濟發展領域的主導權。

中國商務部早前發布的《中國暨全球跨境電商發展報告(2021)》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經濟」相關的跨境電商品類迎來快速增長。在2020年上半年,「宅經濟」相關商品出口按年增長近90%,其中家用電器、個人護理、室內運動娛樂等品類表現突出,到了2020年下半年,因涉及到日常隔離需求、網上娛樂和寵物用品等,「宅經濟」商品的消費需求再度上升。

電子支付逐漸取代現金

商務部亦指,全球「宅經濟」產品訂單回流,是促進去年中國進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預計全球與「宅經濟」相關的商品推高了整體出口增長逾10個百分點。

其實,在全球疫情嚴峻的時期,各國民眾均盡可能減少出門,令生活模式在不知不覺間向網絡化、雲端化和虛擬化轉變,直接推動了「宅經濟」的普及。電商平台取代實體店、網絡影音平台取代電影院,以及電子支付取代現金已成為全球性的趨勢,且有提速發展的勢頭。全球科技領導金融服務支付服務商FIS在分析了41個國家的支付趨勢後發現,疫情加速了電子錢包的普及化程度,同時減少現金的使用量,預計部分地區現金支付可能會逐漸被淘汰。

事實上,互聯網科技於上世紀90年代興起,並逐步通過網絡普及化在20多年間滲透至商貿、資訊、媒體、社交及娛樂等各個生活層面,並創造出龐大的商業市場,亞馬遜、微軟等亦藉着互聯網科技全球化成為國際科技巨企。

而由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宅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了全球民眾對數碼生活的接受和認知度,刺激和推動了「元宇宙」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隨着智能技術和設備的快速滲透和升級,「宅經濟」很可能會與「元宇宙」融合,成為繼互聯網科技之後新興經濟產業。

主導權爭奪戰 華仍佔優

可以說在疫情大流行的催化作用下,目前世界經濟和產業鏈正加速朝着以創新科技為中心的數碼新經濟發展,歐美等國均希望爭奪對新經濟發展的話語權。這也解釋了為何近年美國積極與歐洲盟友聯手,遏止中國科技發展,以鞏固其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然而,中國在發展5G網絡、人工智能、數碼貨幣和電子支付普及等方面都擁有領先優勢,如何保持優勢並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和國際貿易合作來對抗歐美的打壓,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是中國政府需研究和處理的問題。